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得刺耳,聽起來起雞皮疙瘩。他們還指出蘇羅夫的劇本前後風格不統一。這可冤枉了蘇羅夫,因為所有署他名字的劇本都是別人替他寫的。一個劇本兩個人寫,風格如何統一得起來?劇評家哪裡想得到,幾個月後,蘇羅夫和索弗隆諾夫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他們則成為這兩位劇作家的俎上肉。

1948年12月5日,基輔召開烏克蘭作家代表大會,法捷耶夫率莫斯科作家代表團參加。大會的頭四天,法捷耶夫沒出席會議,躲在賓館裡為兩週後將要召開的蘇聯作家理事會準備報告,論述蘇聯戲劇的現狀和任務,充分肯定《決議》後的成果。法捷耶夫是具有文學修養的人,知道這四個劇本算不上新成果,因此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12月10日,即大會結束的那天,法捷耶夫作了發言。他談到戲劇不景氣的原因是因為缺乏優秀劇本,並指出缺乏優秀劇本的三個原因:第一,如果劇作家對新鮮事物沒有真實的感受,甚至全然無知,他便不能成為戲劇衝突的主人,只能成為它的奴隸;其次,劇作家對當時蘇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某些特徵認識不足;第三,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