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張藏英一面派士兵救治傷亡,清理附近的殘垣斷壁修築工事,與莊少、烏鴻應兩人登高遠望,見楊袞的遼軍主力此時已不見了蹤影,鎮外只有數千騎還在四處遊蕩。

“能聽到點鼓角聲,但援軍那邊始終沒人過來,顯然是難以突破遼軍探馬的封鎖。可楊袞的主力已經不在,你們說會往哪個方向去?”張藏英問道。

“我們的任務是拖住楊袞的主力,而楊袞的目的是赴援幽州,肯定是見援軍到來,趕往香河縣那邊去了,應該沒走多久。”莊少歪著頭,面露若有所思之色,想了想又道:“我建議張使君率部退出小鎮,沿潮白河岸邊南下試試看。某率五百騎追上去,就算不能有所作為,可也好知道遼軍的去向。”

“好!烏軍使留下來駐守,儘快點出傷亡,清理空地,估計傍晚章相公能率大軍趕到。”張藏英點頭同意,接著下牆頭準備。

不多時,莊少身披鐵甲,手提厚背龍紋鬼頭刀,率五百濮州兵輕騎牽著馬小心冀冀地走出小鎮西門,見野外果然已無遼軍,五百士兵隨之上馬,向西北香河縣狂奔而去。

沿途不時遇上小隊遼軍探馬,試圖驅逐但都被趕走,一路到寶坻鄉西北三十里的孫村一帶,終於發現遼軍主力,楊袞部兩萬多兵依託孫村外的圍牆正在挖掘壕溝,搬運大木修築大營,再也不敢像之前在野地裡圍一圈柵欄草草了事。

到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遼軍在紮營估計今晚就不會走了,莊少也不敢在此地久留,率部向南退走,結果半路遇著七八千遼軍步騎迤邐而來,騎兵隊形依然嚴整有序,而後面跟著的步兵身上都帶著血跡,顯得狼狽不堪,隊形散亂,旗幟倒拖著多有破損。

莊少見此遠遠避走,遼軍看見了竟也沒追趕,一路回寶坻鄉,見鎮子西門和南門外竟也是人山人海,上萬周軍士兵散佈各處,也在修築營盤,而南面更遠處,長長的一條紅線浩浩蕩蕩接近,顯是已方主力趕到,從黃莊窪登陸趕來。

到營盤工地詢問,一名都頭告訴莊少,張藏英率部出小鎮,還沒到援軍戰場,遼軍取得了一點優勢,擊潰安守忠部左軍後,適逢主力趕到也就撤走了。

“章相公到了嗎?人在哪裡?”莊少看著鎮郊到處都是士兵,趕來的主力大軍還在野外列陣等營盤修好,這場面有點亂,根本看不到章鉞的中軍大纛在哪裡。

“剛才看到好像進鎮子去了,勞煩自己找找。”都頭正忙著紮營這一攤雜事,雖是上官當前也沒空理會,歉意地拱拱手便自行忙活去了。

人一多起來到處亂糟糟,鎮子寨牆門口一帶工地上,還有士兵守著不讓透過,莊少無奈只得轉到北門,正巧見張藏英在帶著士兵清除被燒燬的房屋,便將身後五百濮州兵馬隊交還於他,問明章鉞在祠堂,便過去求見。

鎮子北面幾乎燒為平地,就趙家祠堂外圍一圈儲存完好,章鉞便率將領們進駐宿營,將中軍指揮中心設立於祠堂用作族人祭祀的正堂上。對此,年老的趙里正不但沒反對,還十分開明又熱情地表示歡迎。

“此戰之後,託了章相公貴人福氣,老朽這地方也算出名了。”趙里正一臉樂呵呵的,對於鎮子上的損失毫不在意,反而十分看重名節。

“老丈可知道這附近有哪些豪門望族的?大軍渡海而來,糧草調運不太便利,兵力也稍少了一些,需要地方民眾支援吶!”各軍將領和士兵們都在外忙著,章鉞倒是還有空與老里正聊著家常,順便就說到軍需後勤上了。

畢竟大軍出征在外,不能僅依靠後方調運,行軍路上總要設法取得一些糧草補給與兵力支援,這樣才能持久作戰下去。既然幽州父老仍心向中原,沒理由不尋求幫助。

“這……章相公有所不知,這兒隸屬香河縣,有孫、李、王、趙幾家住在縣城,我們這小鎮子已出兩百青壯從軍,剛遭了災實在拿不出糧食,待老朽回家翻箱倒櫃找找,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支援王師。”老里正這麼一說,還真就起身告退,柱著柺杖就走了。

這麼能識大體的長者,章鉞也心生欽佩,起身送他出門,見莊少在旁邊站了半天便問道:“濮州兵還好,蘆臺軍傷亡了一個軍啊!你有什麼最新情報嗎?”

“稟主公!末將等作戰不力,楊袞已率主力退往孫村紮營,也不知是要與我軍相持作戰,還是想尋機趕往幽州。”莊少面帶慚愧,有些不確定地說。

“很簡單,這兒便是幽州腹地了,我軍深入,楊袞豈能坐視?孫村離香河僅三十里不到,屬於幽州城外圍據點之一,楊袞既退保孫村必會在幽薊邊境佈防,既可待機接應山北援軍,也可監視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