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列陣於郊野,其中騎兵佔了一半,分作兩隊擺出了兩冀包抄,中路突進的架勢。安守忠本部平盧牙軍也是騎兵,當下以三千馬軍分置兩冀側後,六千步兵列陣於一條小河北面準備迎戰。
前軍以四個指揮列橫向長排拒馬陣,左右各兩指揮為側冀,中軍四指揮陣形相對獨立完整,也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前、左、中、右四方陣。這樣就算前軍和左、右兩軍告破,中軍仍能獨立作戰。
軍隊作戰說到底也就是人多打群架,但也絕不像打群架一樣那麼簡單。華夏農耕民族作戰,來以步兵為主,結陣為要,弓弩為先。所有的陣型,都圍繞強弓硬弩的集中遠端打擊來展開,因此、槍盾拒馬陣也是朝所有軍隊的必修課,其陣型是否嚴整,也是每一支軍隊是否精銳的體現。
片刻後,遼軍騎兵先發起了試探性野戰進攻,平盧牙軍輕騎也毫不示弱,兩軍在曠野裡來回疾奔追逐。但平盧軍騎兵們很快就發現,遼軍的戰術非常狡詐。
他們雖在打馬加速,但不是正面衝陣,而是衝近到騎弓的八十步射程時轉向斜衝,同時放一波箭雨調頭而去,兜個圈子又轉了回來,繼續重複之前的戰術。
這樣整個隊形拉長,形成一個大圓圈一樣不停旋轉,平盧軍的騎兵們則在原地來回奔跑,並不敢輕易讓開步陣側冀,以免被遼騎襲擾,這就很是被動了。
遼軍騎兵佔優勢,但步陣是後軍,以奚人、室韋人、人編成的,陣形佇列看著也不怎麼樣,安守忠眼見遼軍步陣緩緩移動過來,仍是原地以槍盾拒馬陣擺出防守態勢。
三橫排的拒馬陣之後,依次是對弓箭防禦力較強的刀盾兵,用以突刺前進的長槍手,而中距離殺傷敵軍的弓箭手則布在拒馬陣與刀盾兵方陣空隙之間。
兩側數里外騎兵激戰來回疾奔,馬蹄踐踏大地聲如悶雷,攪起漫天灰塵。見遼軍步陣接近到兩百步,安守忠率部前進,雙方靠近到弓箭射程之內。正面接戰通常都是以弓箭遠端射擊,給對方前排造成混亂再乘機突擊,所以前幾排都是以長槍手、刀盾手配合,弓箭手混在陣列中射擊。
平盧軍並沒裝備強弩,這與遼軍地方駐軍戰力也相差無幾,幾輪箭雨後各有一定傷亡,隨之槍手接敵突刺,步步進擊,步步為營。
兩冀的馬軍是以寡擊眾,一直被遼軍輕騎襲擾放箭,卻難以正面接戰,幾回合下來都有些傷亡,呈現不敵之勢,不過還在勉力支撐著繼續遮護兩冀。
安守忠見此情況心中明白,若不能短時間擊潰遼軍步陣,恐怕本陣接下來將要應對數千遼騎,而主力到來還需要時間,頓時感覺心裡如壓了一塊大石般氣悶難受。
遼軍陣形相對散亂,這就給了己方可乘之機,前軍推進得四平八穩,漸漸與遼軍步陣接戰在一起,場面顯得有點混亂。安守忠回頭望向身後的小河,己方步陣約前進了兩三百步左右,一定程度上已取得優勢,仍在繼續向前,而遼軍步陣已難再前進一步。
可也就在這個時候,左冀外圍的馬軍傷亡四五百騎後陣形散亂,遼軍輕騎也不再像之前一樣以弓箭襲擾,而是乘機正面直衝,一下將左冀馬軍殺的大亂,被截成了兩半,靠近外側空曠處那一小隊很快被包圍,剩下的一半頓時敗退而回,被遼騎緊追著從步陣後面河岸直衝而過,與右冀匯合去了。這下左冀失去遮護,被徹底坦露出來。
“傳令!左軍轉向注意防護!”安守忠大吼著,身後的傳令兵立即高舉大紅牙旗,從軍陣空隙向左軍而去。(未完待續。。)
第0505章 初戰失利
同時,小鎮內的張藏英部面臨上萬遼軍的四面圍剿,剩下五千餘人聚集在鎮子中心的趙家祠堂內外幾條街道,依房宅外圍高高的院牆內外防守作戰。
遼軍攻下鎮子四牆後大舉湧入,沿鎮內街道小巷推進,四處放火縱掠,不過依此地形也不得不分成了多路小隊,面對各處路口的守軍,以及房頂防不勝防的弓箭手,也非常不習慣這種戰法。
待將趙家祠堂外圍街區路口攻克,周軍援兵又到了,這讓防守的張藏英部勇氣倍增,竟然乘勢發起了多次反攻,搞得灰頭土臉,竟是久攻不下。然而被點燃的火頭仍在曼延肆虐,鎮子北面一片火海,搞得遼軍自己無以立足,只得避開火路退出小鎮。
大火乘著東北風很快燒到祠堂附近,遼軍退走後,張藏英率守軍和小鎮居民連忙出來救火,村民們知道路況,以及哪家乾柴比較多的,總算將火勢止住。
再死守這裡已沒什麼意義,可援軍戰場還在鎮子東南十里,退出小鎮無以依託,很容易被遼騎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