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未免有些可惜。可若加封為司徒、司空倒是可以,但章鉞太年輕,範質肯定會封駁諫阻,行在的詔書是要先發回東京中轉一次,再到地方的。
“以檢校太尉、安國節度使章鉞加守太師,以史彥超出鎮夏綏,加檢校太傅,於雲州設立鹽牧監,其下各級軍官戰功升遷發還東京,與州縣官員任命一起再議!”
按本心來說,郭榮也不想再對章鉞加封高位,因為地位權勢太高就不好大用,而北伐幽雲的大略已在心頭捂了很久,現在淮南收復,對幽州用兵的事也要著手準備,章鉞這樣的大將自然不能閒置,當下如此加封,看範質是否反對再說。
守,也是對高階官員的加封稱謂詞,這裡是遵照的意思,就是指照最高文官地位的加封。因為章鉞出身低,沒有功名,若入相顯然不好聽,那麼先加封一下就順理成章,不然拜相太輕率,相公也太不值了吧!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習慣。先帝郭威出身也不高,還不是照樣加太師,兼任樞密使嘛!
四月初四,將淮南一應善後諸事交給各地駐軍大將,郭榮自揚州北上,決定回京後就開始計議北伐幽雲,今年冬或者明年開春之時,勢在必行。(未完待續。。)
第0457章 快刀斬亂麻
四月初夏的汴梁,氣候溫暖宜人,汴河大街兩邊一樹樹碧柳翠綠的枝條隨晚風飄揚,遠處小巷房舍頂上漸漸升起縷縷嫋嫋的飲煙。河岸下的汴河水畔停滿了大小商貨船隻,商販夥計忙碌地解除安裝貨物好早點回家。
偏有一些披掛著紅綠簾幔,高挑著紅綠燈籠的遊船畫舫在河心遊蕩,聲樂悠揚悅耳,婉轉撩人的歌聲在晚風中繚繞纏綿,不時還有一些歌女舞姬站在船頭扶著欄杆賞景,引得無數船伕水手觀望。有錢的商人這時不免大聲調笑,附庸風雅就此登船,一夜**,一擲千金。
李多壽代主公遞交湊書後便算完成任務,按說可以返回西北了,因為小主母宋瑤珠有了身孕,大夫人符金瓊讓她在家養胎,這樣軍情司和行人司的事無暇過問,還有卞極的商行也在年初正式併入惠和,李多壽回來正好幫上忙。
處理了一天的商行瑣事,李多壽坐在馬車上沿街邊垂柳樹下緩行,敞開著窗簾欣賞著這一幕幕熱鬧景象,見慣了邊塞的荒涼,每次回東京總有一種久違的新鮮感。快到了洲橋,前方街邊巷口忽然衝出一群七八歲的垂髻小童,嘻嘻哈哈地互相著打趣著,反覆朗誦一首不合韻律的雜詩。
“人生莫走岐路差,時事紛亂更如麻。勸君杯酒且賞花,試看屠夫坐天下。”
這詩有點不倫不類,李多壽聽得啞然失笑,心中暗歎,誰家小童竟學如此歪詩,真是貽笑大方。不過下意識跟著默默唸叨兩遍,忽然一呆,不由楞住了。
“停車!樂彥文!你聽到了嗎?”李多壽喊了一聲,前面趕車的是樂平陽的堂弟,因他在軍情司任職,出於卞極的授意,便主動把堂弟樂彥文送到章鉞身邊以增加信任,現在也做到了親兵都頭。
“聽到什麼?”樂彥文才十**歲,少年人注意的是汴河上畫舫那欹旎風情,根本沒留意眼前一群小童。
李多壽搖了搖頭,見馬車停住便自行下車,伸手在懷中摸出一串銅錢解散了,笑眯眯地走到那群小孩旁一把撒了出去,小孩們正歡鬧著,見了一地銅錢有些發呆,一齊停住看向李多壽,又看看地上銅錢,想撿起又不敢。
“這位小哥兒,你剛才吟的是什麼詩啊!一定是先生教的吧?”李多壽溫和地微笑著,伸手撫著小孩的頭,頗有心機地套話。
“才不是!”小孩一把打掉他的大手,嚷嚷道:“有個老貨郎每天到這來賣小糖人兒,只要會吟詩就給吃的……”
“哦……原來這樣啊!這些銅錢送你們買吃食了!”李多壽也懶得撿回,從一群小孩口中也問不出什麼,轉身又走向馬車,見樂彥文還在發楞,便吩咐道:“去楊記綢緞莊!”
馬車再起行加快了速度,過洲橋到了相國寺東街口轉而向北,很快就到了位於十字路口處的楊記綢緞莊前,李多壽下車悶頭往裡走,過前面店堂進了後面庭院,正遇著楊萬出來,便攔住問道:“最近你有沒有出門?坊間流傳著一首雜詩,你聽過嗎?”
“人生莫走岐路差?”楊萬一楞,直接吟了一句,又嗤一聲道:“某怎麼沒聽說過?正二月之時就起了風頭,到後來又變了,現在只怕東京坐衙的官人們都知道,可惜一直找不出源頭。夫人讓暫時壓下這事,待主公回京再作處理。”
“你不會丁點兒線索都沒找到吧?難道有什麼不方便說的?”李多壽也很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