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兩浙轉運使,先就大興水利,築了一道錢塘海堤擋住海潮,叫杭州人受益不淺。自己既這樣為民興利,當然支援安石有所作為。州里見上司支援,哪裡還會反對?安石最後一次敲定了計劃。為把握起見,又帶著元吉、氓兒及沐然推薦的兩個治水好手,順著河道,先到各處過細考察起來。

。。

大宋遺事 第二十五回(3)

一行人先從萬靈鄉開始,上雞山、育王山、天童山轉東吳等,直到桃源、清道二鄉,前後花了半個月,東西一十四鄉全走遍了。每到一處,除了實地考察,就是找鄉里富戶、里正及當地百姓聊聊,也交代交代,鼓勵鼓勵他們。計劃大體可行,鄉民們也都還踴躍。原是就近修河,家家出力,食宿自理,但考慮到鄉民們貧富不一,四、五等戶自理工食有困難,安石又叫一、二等上戶幫助他們:五等戶的糧草,全由頭等戶負責;二等戶則負擔四等戶的一半。安石還答應,縣裡將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適當提供一些補助。每次到最後,安石都要向大家交代:“福由大家享,事由大家做。大家好歹同心協力,將河道整治好了,相信大家會盡力的。這是全縣的大事,河道之間往往都有牽連,所以工程都有定期。不好好做,誤了工程不是玩的。我也把醜話講在前頭:誰不好好做,偷工減料,敷衍塞責,陽奉陰違,壞了大事,本縣是要找他算賬的!你們聽明白了?”

大家答應:“都明白了。”

安石說:“明白了就好。這話你們也要原原本本轉告下頭百姓,大家沒事才好。”

大家心裡這才明白,這縣令雖然年輕,可斬斷殺伐,不是隨便就可以糊弄的,趕緊都應道:“是。”

安石經過的這些山水,蔥蘢澄碧,都非常秀麗,比他老家臨川,有過之而無不及。山川之間也有一些寺廟道觀,歷史悠久,香火鼎盛,讓人流連。除了途經,安石往往還要在那裡借宿,自然也都好好領略了一番。諸如萬靈鄉的慈富院,育王山的廣利寺,靈巖的旌教院,天童山的景德寺等,無不如此。尤其是景德寺,更叫安石終身難忘。

景德是真宗的年號,寺名景德,算是欽定的寺廟。真宗什麼都不考究,專好裝神弄鬼,由他欽定的廟宇自然不同尋常。前後兩進院落,寶殿雄偉,金碧輝煌,雄踞在天童山頂,最是氣勢非凡。住持和尚瑞新長老,更是個得道高僧,連眉毛都白了,卻依舊紅光滿面。平常深居簡出,只在方丈裡靜坐修煉,一般人連見都甭想見著。可那天安石在客房裡剛剛安頓,知客僧就引著瑞新長老來了。

安石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本不想打攪,見他竟親自過來招呼,趕緊上前施禮:“驚動仙師修煉,還請恕罪!”

瑞新呵呵笑道:“大人能到敝寺,敝寺堂室生輝,怎敢說是打攪!老衲來遲一步,倒要請大人原諒才是!”

安石見他也還平易,並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高不可攀,輕鬆了許多。坐下之後,也就與他隨便攀談起來了。

安石是好每事問的,見了高僧自然不能無問,他又無書不讀,佛經也真認真讀過幾本,所問自然也就不會完全放空。未問之前,他先招呼了一聲。關照之後,可就問開了:“祖師們說過:‘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佛學經典浩如煙海,敢問仙師,最好的經典是哪些?”

瑞新卻笑著反問了一句:“大人讀過哪些?”

“我讀過的自然都是常經,不外《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維摩詰所說經》,等等。”

“您覺著哪種最好呢?”

“這我說不上來。”

“在老衲看來,您也不必說上來。佛在人心,見性成佛,又何必錙銖必較,窮摳文字呢?譬如大人,您原本就既有佛心,也有佛性。”

安石望著瑞新,有些莫名其妙。

“大人不辭勞苦,為民興利,一片仁愛之意,就是佛心。儒佛本來就是相通的。儒家講究濟世救民,我佛慈悲普度眾生。一救肉身,一救靈魂;靈肉其實無分,一而二,二而一。所以,從來佛即是儒,儒即是佛。太祖皇帝去大相國寺燒香,問我:‘和尚,朕要不要給佛祖叩頭?’我說:‘現在佛不拜過去佛。’太祖也就光拈香,不叩頭了。我那時並非一時權宜,太祖也明瞭根本,所以行而不問。您該明白?”

太祖不拜菩薩的事,安石早就聽說過,只是不知道瑞新就是當事者!那麼,就是再少算,瑞新也該有一百多歲了!

“許多人不明白。佛是不能闢的,也沒法兒闢。儒家闢佛,不僅不懂佛,更不懂儒;佛家反儒,同樣是既不懂儒,更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