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更大的主題——中國的崛起。1980年至1984年,西方經歷了第一次中國熱潮。與其說*在1979年的訪美開啟了這一新熱潮,不如說,因為中國的孤立而被冷置了30年的熱情被再次釋放出來。由於“邪惡帝國”蘇聯的仍然存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國表現出的新姿態,令西方備感驚喜,他們相信這個國家接受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制度。當時的《商業週刊》、《福布斯》也像今天一樣使用著“中國的騰飛”這樣的新聞標題。1984年,當時的IBM公司的董事長小拉爾夫·A·菲弗(Ralph )說:“以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及市場,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每一百個人,只要有一個購買IBM的PC,或者只要每一千人……”這段話聽起來似曾相識嗎?是的,19世紀的一位英國帽子商人就做過這樣的假設,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買一頂他的帽子,當時的中國人口大約為4億。20世紀初的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則期待,中國人都使用他的燃料照明。美國總統威廉·塔夫特在1905年6月寫道:“全球最大的商機就是和4億名中國人通商。”關於1890~1930年那股中國熱潮最具標誌性的描述來自於一名叫克羅的商人寫作的一本書的標題《四億名客戶》。儘管1980年的中國與1930年大為不同,但在相當程度上,她所製造的形象仍然具有強大的連續性,況且此刻的中國人口已達到10億。當然20世紀80年代最令人矚目的是日本的成就,這個在二戰中一敗塗地的國家如今正似乎要佔領全世界。
1989年中斷了這股中國熱潮,但很快它在1992年再度回來。與之前150年不同的是,1992年的中國所爆發出的能量更為驚人。看看當時的世界正在發生哪些變化: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被人們歡呼成“歷史的終結”,自由市場不再有阻礙,資本可以隨意流動,一個全新的名詞“全球化”開始被熱烈地探討。與此同時,那些曾經的經濟強國開始陷入某種困境日本的泡沫破滅了,美國經濟萎靡不振,以至於年輕的*黨總統競選人克林頓打出的競選口號是“笨蛋,這是經濟問題”,俄羅斯與東歐等前社會主義國家無一不陷入動盪之中……只有中國,在*南巡講話的帶動下,煥發出巨大的生機,事實上,在1989年之後,中國在經濟改革上不僅沒有陷入停滯,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再度啟動。
確切而言,中國崛起的神話是在1992年底正式誕生的。與以往不同,中國不僅僅依靠市場規模與潛力。要知道,對於潛力,戴高樂有過刻薄卻精闢的評價,這位法國總統曾在20世紀60年代這樣談到巴西的未來:“巴西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國家,永遠都是。”但一名叫吉姆·羅沃的年輕人要證明,中國的潛力已經化為現實,只是世界忽略了它。1992年吉姆·羅沃34歲,他先後在柏克萊大學與哈佛獲得學位,1991年成為英國《經濟學人》的亞洲記者。這一年11月28日,吉姆·羅沃在這本擁有150年曆史,以理性、冷靜富有洞察力著稱的雜誌上發表了關於中國的16頁調查,名為《巨人翻身》。在這篇文章中,羅沃第一次用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平均購買力)的方式衡量了中國的經濟實力,當時仍在世界銀行任職的勞倫斯·薩默斯(後來的財政部長,現在的哈佛大學校長)向羅沃解釋了這種在20世紀60年代設計出的模型,它在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時,不再僅僅以多少美元作為衡量,而在於以同樣的美元可以購買到多少實物作為基礎。這種衡量標準將重新估價那些物價水平偏低的國家——比如中國的經濟實力。於是按照這種新模型,*13年改革的成就是,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立刻就達到了美國的2/5,日本的2/3,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想看書來
重新發現中國(5)
伴隨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而終止的這次中國熱潮,到2001年再度恢復。不管對於世界還是中國,2001年都是一個轉折點。7月13日夜晚的北京最終成了盛大的集體抒情場所。當在第二輪投票中,北京以56票勝出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時,人們很自然地聯想起1968年的東京奧運會與1988年漢城奧運會對於日本、韓國的意義,它們都是國家開始更上一個臺階的標誌。北京各主要街道紅旗招展、汽車長鳴、人潮湧動……美聯社的新聞是這樣開頭的,沒人會在意汽車不許鳴笛的規定。歷史在改變,人們表達狂歡的方式卻沒有變,如果你的年紀大一點,你很自然地會回憶起多年前類似的場景。街頭的人群似乎剛剛從令人窒息的海底世界走出來,大口大口地呼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