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值得驕傲的人和事,這樣可以激勵子孫後代。”

“是啊,我看到這族譜裡有很多有意思的記載。”

“你已看過這族譜?”

“整本譜都是人名,記事的內容不多,所以我很快翻完了。”

“那我考考你,試試你的記性?”

“試一下吧。”

“婺源詹氏始祖開山於哪一朝?”

“南北朝時期的陳朝時,詹初公卜居婺源縣北鄉廬源,這就是婺源廬源詹氏的開山之祖。”

詹興藩很高興,又問:“你覺得歷代祖先中哪一位最有趣?”

“我覺得五世祖詹不推公最有趣,譜中記載,《婺源縣誌》曾提到這麼一回事,有一年縣令把全縣的富有之家都請來喝酒,勸大家捐錢,很多赴宴的人都不敢多喝,怕喝多了誤事,不推公原名誠遇,他在酒席上根本不考慮這一點,只要有人勸酒他就來者不拒,結果喝得酩酊大醉,縣令讓人叫他具文認捐時,他一下子認捐了一百萬銀錢。把家財都捐光了,於是人家就叫他詹不推,我覺得這位老祖很有趣。”

詹興藩看了看兒子,輕輕地說:“有沒有讓你佩服的老祖啊?”

“有,有兩位,一位是三十六世祖起添公,譜中記載,他曾捐助貧寒人士娶妻生子,而且有一年冬天,不會游水的他還不顧寒冷救起了一位素不相識的鄉人,受到鄉人的稱讚;另一位就是我的祖父世鸞公,我發現他真是很了不起,以一個太學生的身份隻身來到粵省經商,廣結人緣,生意做得好,還將在粵省的婺源同鄉聯絡起來,捐助了許多困難的同鄉。”

“天佑,我以為你去花旗國日久,聽說紅毛子只認神不認祖,還好你沒有受影響啊。老竇真為你高興唉。”

“老竇,您有沒有去過婺源老家啊?”

“去那裡要過州過府,太遙遠了,我年輕時去過一次,你大伯父和二伯父都在那裡,後來再沒有去過。不過,有時,你大伯父和二伯父的孩子會來這裡做生意,偶爾會來看我們。”

“有機會,我也想去婺源看看,除了看大伯父、二伯父外,我還想看看那個我們詹氏延續了數百年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要說什麼樣子,我似乎還記得,一到那裡,到處看到的都是山,風景確是很好,但就是路途不方便。”

“實不相瞞,老竇,兒在花旗國學的就是修鐵路的專業,要是能修一條鐵路到婺源去,你去那裡就方便多了,不至於一輩子才回一次老家啊。”

詹興藩有些不解地說:“你是說鐵路?我們這裡有麻石路、青石路,還真沒有見過鐵路。你是說花旗國都是鐵做的路?”

“花旗國確實到處都是鐵路,但鐵路不是修在街上的,鐵路都修在曠野裡,修在千山萬水之間。”

“修了鐵路又怎麼樣?人走在鐵路上難道會快一點?真能象《水滸傳》裡的神行太保戴宗那樣日行千里?”

“鐵路不需要人行,人只要坐著和躺著在車廂裡不動就可以了,有火輪車拉著走。可快呢,我在花旗國,從東到西,道路數萬裡,只要幾天時間就可以到達了。”

“唉呀,花旗國有那麼神奇的東西啊,那我們大清國怎麼不修鐵路啊?你可以奏請皇上恩准修路鐵啊,這樣你學的東西不就可以用上了?”

“要是孩兒能見到皇上就好啦,我一定會向他奏請修鐵路。可是輪不到孩兒見皇上啊。”

“你可是五品軍功啊,五品官比縣令高兩級,你都見不到皇上啊?”

“皇上身邊很多人,皇親貴族多著呢,有些一品二品官想見皇上都難啊,大清國象孩兒這樣的五品官是多得不得了啊。不過皇上也有他的難處,大清國這麼大,有時候他應該見的人見不到,而他不應該見的人卻天天圍著他打轉。”

“鐵路既然那麼方便,大清國真應該修,這樣的話,我真想一年回一次婺源老家。要是皇上去花旗國看看就好了,他一定會同意修鐵路的。”

聽到父親這種質樸的話語,詹天佑笑了。他說:“皇上上面還有一個太后,太后是他媽,對皇上管得可緊啦,連紫禁城都不讓他出,怎麼會讓他去花旗國呢?老竇,說實在話,聽你對老家那麼有感情,其實我也很感動。你是在老家出世的還是省城出世的?”

“我們詹家到我這一輩已是來省城三代了,你是第四代,其實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是在省城出世的。包括回到婺源的你的兩個伯父。”

“那兩個伯父為什麼要回去啊,跟大家在一起留在省城也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