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取得陳蘭彬的支援,給李鴻章寫信,希望拔款在哈德福市建一處固定的辦公場所,這個時候,上海的中文報紙刊登的都是肄業局的正面訊息,加上美國駐華公使也常在李鴻章面前稱讚幼童在美國的學習,李鴻章奏報朝廷,特批了一筆銀子給駐洋肄業局建固定的辦公場所。容閎用這筆錢在哈德福市克林街(COLLINS STREET)買了一塊地,建起一棟三層高的辦公樓,房子堅固壯麗,非常寬敞,可以同時容納監督、教習、幼童七十五人同住,根據當時的人數,因為幼童多分配到各個美國家庭,他們只是輪流前來接受漢文教習的考核,所以,是足夠用了。而且,這樣的房子,在當時當地是非常有禮面的,在克林街顯得富麗堂皇,可以說為大清國在當地掙足了面子,這對幼童在當地獲得更多的支援和幫助無疑是非常有益的。辦公樓的結構設計精密,中間是一個大課堂,是專門用於幼童前來接受漢文教習之用的,有吃飯的廳堂,有廚房,有學生專用臥室,有浴室。駐洋肄業局的固定辦公樓的建成在當地,甚至紐約等地的報紙等媒體上都成了重大新聞。幼童們每次來到這裡集中,與以前的感覺大不一樣,單看這肄業局建築的外表,就足夠讓他們感到興奮與自豪的。因為,從上海出發後,一路上給他們的感覺是大清國真是太古老了,美國很多近代化的東西大清國都沒有,這棟屬於大清國的建在美國土地上的漂亮的小洋樓真是給了幼童們太多的自信與自豪。
對於幼童們來說,他們開學時在美國的學校學習,用鋼筆書寫英文,在美國家庭用刀叉吃西餐,講英語,唱英文歌曲,而放假回到肄業局時則用毛筆書寫中文,講漢語,用筷子吃中餐,行中國禮儀。雙重環境共同塑造著這些來自大清國的幼童們。
許多當地的名人、記者、政客也不時造訪肄業局,考察肄業局幼童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大清駐洋肄業局辦公樓的建造和幼童們不時出現在哈德福市的街頭,不僅在康涅狄格州,而且在整個美國都常常成為報紙報道的新聞。當時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與中國人對美國的瞭解差不多,不僅知之甚少,而且有限的知識中還總是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在他們的印象中,大清國既古老,又遙遠神秘,現在這個古老帝國一群拖著辮子的少年就生活在美國,而且在這裡購地置產,離他們是如此之近,這些人雖然衣著裝飾不同,但行走在街上是那麼自信和得意。甚至比美國當地的少年還要悠然自得。
這是一個美國學校的假期,除了新來的幼童分散在美國家庭外,詹天佑等早期來的幼童都要在這段時間回到肄業局接受漢文教習的漢文訓練。容閎對孩子們的管理相對寬鬆與自由一些,當初陳蘭彬在局時,所有幼童都不敢在學習漢文時看英文書籍,容閎則不同,他對幼童們課餘時看英文書籍並不干涉,有時還參與到孩子們對書籍內容的討論。
這一天,詹天佑拿著一本剛出版不久的著名作家馬克&;#8226;吐溫與查爾斯合寫的長篇小說《鍍金時代》,與第三期赴美的廣東南海老鄉鄺景陽激烈地討論著什麼。鄺景陽比詹天佑晚兩年赴美,年齡比詹天佑小一歲,此時他剛剛到美國時間不長,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與詹天佑有些差距。詹天佑對他說:“景陽,這本書頂好看的,而且語言很幽默,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語閱讀能力,我建議你不妨看看這本書。”
鄺景陽接過書,很認真地翻了翻說:“大佬,個(這)本書裡還是有不少生詞我不認識,點(怎)看啊?”
詹天佑笑著說:“學英語啊,我開始也以為是要把每個單詞記熟了才能看書,後來發現那樣效率太低。在我的英語教師諾索布夫人的鼓勵下,我開始看一些有少數生詞的最新讀物,因為內容容易理解,我接受了她的建議,結果發現我的英語閱讀能力真的提高很快。你試試吧,聽說這本書可是美國當今最有名的作家寫的,我看了,真的很有趣。”
鄺景陽說:“好吧,到時我也買一本讀一讀。”當時肄業局花在幼童們身上的費用,除了支付美國家庭和學校的費用外,還會適當地根據不同期別給一些零用錢幼童們自己花銷,主要是為了讓他們在與美國同學或同伴活動時不那麼寒磣,要維護大清國的體面與尊嚴。事實上,幼童們的零花錢比美國同齡孩子要充足,有時候,美國孩子還非常羨慕中國同學的闊綽與大方。
詹天佑說:“幹嘛要買呀?我這也是借了諾索布家的,到時候我看完了,與諾索布夫人說一說,借給你看就得了。”
鄺景陽說:“喂,大佬,這本書有什麼好看的?”
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