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說:“容大人開恩,請容大人開恩!”
容閎感到莫名驚訝,扶起老者說:“老人家,不用慌,有什麼事慢慢說。”
老人家站起身,對著容閎說:“我這孫子前幾天來您這裡報過名,他父親也寫了甘結(承諾書)放在您這裡。可是,您看,我這把老骨頭,這孩子是我的長孫,他這要一去十五年,到時候我這把老骨頭都不知道在哪裡,所以說,這怎麼行呢?請您把他父親寫的甘結還給我們,我這孫子不報名了。”
無論容閎怎麼解釋,老人家就是要撤回報名甘結,說著說著,老人家竟然還老淚縱橫,實在沒有辦法,容閎只得把那孩子父親寫的甘結還給老人家,讓老人家帶著孫子離去了。
看著老人祖孫二人遠去的輩影,容閎心中如倒翻了五味瓶,真不是茲味。
幾天之後,洋涇濱附近有一個父親帶著孩子來報名,多少使容閎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可是第二天,孩子的父親又一個人來到肄業局,提出撤回報名,容閎感到莫名其妙,昨天這人還很開明地表示,願意把孩子交給朝廷,認為如能考上官學生的身份,那是很光榮的,希望在隨後的考試中,能得到容大人的關照,讓他考取出洋肄業的官學生,這樣家裡將來也不必為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