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也可惜,但就是刺多了一些。楊修嘛,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亦不可惜。要說起來,以他做的那些事說的那些話,曹操能忍他到現在,的確也不容易了。
但是楊修聰明啊!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軍師白了我一眼,他那叫聰明?他那隻能叫小聰明!離真正的聰明差十萬八千里呢。
小聰明?我小聲嘀咕著,小聰明也總比我這種笨人強啊,至少不吃虧。
軍師怔怔的看著我,說了一句:吃虧才是真正的大聰明。
(第三十九回)
我們取了西川之後,基本上可以喘口氣了。在此之前我們東奔西跑的,今天借你一塊地兒,明天再借他一塊地兒,當然借了的一般都要還,也有不還的,比如荊州。
目前魏、蜀、吳天下三分的輪廓已經出來了,一切都朝著軍師早年的預言發展。這其中魏國的形式最好,兵精糧足,曹操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吳則主要靠長江這道天然的城牆保護,至於蜀國目前則是最不穩定的,由於我們剛進來,民心還未定,況且東有張魯雄居漢中,北有曹操虎視耽耽,惟一能依仗的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前幾天得到訊息說曹操西征,收了張魯,取了漢中。當時整個蜀中上上下下一片喧譁,因為漢中與西川唇齒相依,曹操取了東川,勢必揮鞭西下。一時間兵士們都自動的開始磨槍擦劍,老百姓則議論紛紛,心細者已經把家中貴重物品打包,隨時準備撤退。
大哥眉頭緊鎖,就連軍師也面色沉重,下令各關口將士做好備戰準備,一直以來無論情形多麼危急軍師似乎都是談笑自若的樣子,可這次看起來事態的確有點嚴重。
又過了幾天,探馬來報,曹操按兵不動,似乎沒有進軍西川的想法。軍師有點納悶,揮手讓探馬再去細查,然後自語道:莫非這是曹賊的欲擒故縱之計?
三日後,探馬又來報,說曹操確實不想進攻西川,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曹操取了漢中之後,司馬懿、劉曄等都力諫曹操發兵攻打西川,但曹操卻說了一句:“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
這句話裡有個典故,軍師講給我們聽,當年光武帝平定隴西后給部下的信中寫到:我們不應該得到隴西就滿足,還要進一步收取蜀地。於是流傳下來叫做得隴望蜀。而其實曹操取的漢中比隴西距離蜀中的距離更近一些,他卻不“復望蜀”,當真出人意料。
軍師忽然嘿然一笑說道:曹阿瞞當真把自己比作光武帝了。說罷搖著羽扇哼著小曲走了,留下我們一幫人大眼瞪小眼。
時隔多日之後,軍師在一次宴席上又提起了這件事,他分析了一下曹操為什麼不發兵西川,原因有二,一是他對我們還是有顧慮的,他擔心萬一攻不下來,損兵折將不說,更有孫權在江東等著坐收漁翁之利。二是他說的那句人苦不知足乎?也就是說曹操或許真的有點知足了。
曹操會知足?誰相信呢?
很多年以後,我們一次次的攻打魏國,收復了漢中大片土地,曹操當真一次也沒主動進攻我們,一直到他病死。
軍師說:曹孟德做了很多讓我瞧不起的事,但他卻也有很多讓我十分佩服的地方。
(第四十回)
小時侯偶爾有一次吃了一支冰糖葫蘆,感覺好吃得不得了,忍不住想,以後有了錢,一定把滿屋子都堆滿糖葫蘆,一天吃一百支。
現在我的確有了錢,可偶爾買支糖葫蘆回來,卻怎麼也吃不出小時侯的味道。東西其實沒變,只不過物是人非事過境遷罷了。
當年我兵敗小沛,月黑風高,四面受困,只得自行殺出一條血路前往芒碭山。亂軍之中我以矛開路,殺得興起,待衝出包圍才覺得大腿溼乎乎的,用手一摸全是血,不知道被誰捅了一槍。當時也顧不了那麼多,從戰袍上撕下一條布綁在傷口上,依然打馬前行。
待走到第二日的中午,我又累又飢又渴,傷口開始發麻,眼前金光燦爛,遠遠看到前面似乎人影晃動,我大叫一聲伸手去摘矛,眼前一黑,就此人事不知。
醒來後見一大嬸,慈眉善目的,見我醒了,她起身端了一碗東西過來,說道:將軍,起來喝點東西吧。我掙扎著坐起來,發現我的傷口已經被很細心的包紮好了,接過碗來一看,是一碗蓮子粥,一仰脖,咕嘟咕嘟喝了下去,入口嫩滑香甜,只覺得精神一震,忍不住叫道:再來一碗!大嬸似乎面有難色,拿著碗轉身出去,一會兒工夫回來了,我接過碗來沒有一飲而盡,這麼好的東西,我得慢慢品嚐,於是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咂著,卻發現味道雖然還是剛才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