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一點:為了鍛煉出一流的團隊,在強手如林的世界排球賽中奪得金牌,就一定要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隊員。他並不為郎平的眼淚所動,而是對她更加嚴格要求。

冷靜之後,郎平想明白了,充分認識到不論是自己訓練還是幫助隊員訓練,都沒有任何藉口“打折扣”。她很快調整了狀態,從下午5點到晚上9點,終於補出了一堂高質量的訓練課。

可以說,女排的成功,正是整個團隊沒有任何藉口,奮力拼搏的結果!

是的,不管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團隊,我們在工作中,最需要擁有的精神就是“沒有任何藉口”!

“沒有任何藉口”,這是職業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養!

“沒有任何藉口”,這是團隊戰鬥力之根!

“沒有任何藉口”,這是個人發展力之本!

2.找藉口寸步難行,找方法前途無量

“人是什麼?人是一種最會找藉口的動物。”這是法國文藝啟蒙時期一位思想家的話。話雖然有些偏頗,但卻生動地反映了職場中的現實情況。

一次找藉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逃避和推諉變成了習慣。最後,藉口成了自欺欺人的手段,成為阻礙自己成長的最沉重的枷鎖。

不找藉口,是從根本上對自己的命運負責(3)

而優秀的人,總是首先砸碎這一枷鎖,走上成功的道路。

在另一本職業化建設研究成果——《方法總比問題多》中,我強調了這樣一個理念: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藉口。找方法的人,是最有前途的人,找藉口的人,是最沒有發展前景的人!”

的確如此,找方法還是找藉口,其結果真有天壤之別。

一年以前,我受中國核電技術集團山東電力工程研究院的邀請,為該機構的年輕員工授課。我發現,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員工剛開始有些心不在焉,但後來越聽越投入。

課後,我收到她的一封郵件,詳細介紹了她的心路歷程——大學畢業以後,她只是在公司下屬的一個學校做不那麼重要的工作,常有鬱郁不得志之感。她認為是缺乏伯樂,導致自己“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