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她悄悄地將藥放到老總的桌上,準備離開。
老總髮現了藥,一下子反應過來了。當得知真實情況時,老總對自己早上的言行很內疚,問她:“你為什麼不早說呢?”她只是誠懇地說:“您對我的批評是對的,不遲到是每個員工都應該遵守的規定。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我都不能找任何藉口。”
老總不禁對她刮目相看。不久後,又發生了一件事。
一天,老總請客戶吃飯,叫她陪同並記錄談話要點。沒想到結賬時,老總竟然發現自己沒帶錢包,而她帶的錢也不夠。這下臉可丟大了。老總只好臨時打電話叫一位部門經理趕過來結賬,耽誤了近一個小時。
這次老總沒有批評她,但是她卻無法心安。她覺得作為秘書的自己,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於是連夜寫了一封檢討書,第二天一早交給老總,同時主動提出罰自己500元。
此舉大大出乎老總意料,但她說:
“這不是簡單地向您道歉,而是從工作標準來要求自己。在這件事中,我想我有兩個失誤:一,出門時,應該提醒一下您是否帶了錢;二,自己預備一些錢,以免您疏忽。秘書的工作雖然瑣碎,但是如果缺乏責任心,一出問題就可能是大問題。這次失誤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失,但是如果我放任自己,以後還有可能在工作中犯更大的錯誤,假如不對自己懲罰,怎麼能更好地吸取教訓呢?”
老總大為感動,於是收下了這500元罰金,從此也給了她更大的信任和機會。
一次,公司要與海外機構進行戰略合作,有關主管人員都覺得沒有問題,老總也準備簽字了。但是,她卻經過反覆研究,及時提醒老總,對方提供的合作條款中,隱藏著很大的問題。老總立即高度重視,果然發現了問題。她的這一把關舉措,幫單位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損失。
於是,她不僅受到老總的器重,也得到同事們的認可,並不斷得到提拔——三年之後,這位才24歲的大學畢業生,成了該集團一家分公司的總經理。
不找藉口,是從根本上對自己的命運負責(2)
我很難忘記,當她講完這些故事之後,在場的管理者和員工熱烈評論的情景。
大家總結她有著一般人的“四個做不到”——
第一個“做不到”:幹好業務工作就行了,其他事跟你有什麼關係?
第二個“做不到”:一心給領導辦事,不表揚還捱罵;捱了罵還不申辯,還要做檢討;
第三個“做不到”:領導忘記帶錢,自己憑什麼主動做檢討?
第四個“做不到”:做檢討也就算了,憑什麼還主動掏錢認罰?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啊!
於是不止一個人問她:
“要做到這樣太難了,你為什麼能做到呢?”
她微微一笑說:
“其實我也只是轉換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而已。如果只從自己的角度與感受出發,當然做不到。但是,只要我們圍繞工作應盡的責任來思考,就會覺得非做不可!因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是沒有任何藉口的!”
最後,她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總結了一流員工如何做好工作的三句話——
“心中有責,眼中有事,手中有活!”
這是我們在做管理研究和培訓時遇到的典型人物之一,她的故事充分說明:
要想發展快,先不找藉口。
最有發展的人,就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人!
這些年來,透過對培訓物件的分析和對眾多成功者的研究,我們還進一步發現,“沒有任何藉口”,也是一個團隊打造超凡戰鬥力的關鍵。
談起中國體育史上的輝煌,中國人最難忘記的團隊之一,就是曾經創造了“五連冠”奇蹟的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蹟,就與這種“沒有任何藉口”的精神有關。
當時中國女排的教練是袁偉民,他對女排隊員要求很嚴。女排的主攻手是郎平,她不僅業務水平高,還主動關心和幫助其他隊員。
有一次,郎平做完自己的練習了,就主動留下來幫隊友補課。不知是太累了還是沒有全力以赴,她不像自己訓練時那樣到位。
沒有想到,袁偉民對她的扣球尺度把得很嚴,讓她練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後來還被罰多做幾組。郎平又氣又累,抹起眼淚來了。
照理,她主動陪練,應該得到表揚,可是她不僅沒有得到表揚,反倒因為一時不到位而挨罰。這不是很不公平嗎?但袁偉民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