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表現出了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
〃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途,非所悔也。〃
這裡的貧道,不是指道士,而是一種謙稱,意思是我為了追求大法,立下志願向西而行,不論遇到多少危險和困難,如果不到婆羅門國(即印度),就絕不東歸,就是死在半路上也決不後悔。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每個人都會左右為難,但是彷徨猶豫不會讓你離成功更近,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志向和信念,玄奘才能一次次的在困境中突圍而出。
▲虹▲橋▲書▲吧▲。
第24節:第四章 將〃倔〃進行到底(3)
老胡人聽完後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他還是沒有答應和玄奘一起西行,很可能是覺得雖然自己對這條路很熟悉,但年紀畢竟大了,不想再次冒險,所以對玄奘說:
〃師必去,可乘我馬,此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師馬少,不堪遠涉。〃
意思是如果玄奘一定要西行,就讓我的馬陪伴您前去,這匹老馬雖然不起眼,但是往返伊吾已經有十五次,不但強壯,還認得路途;師父您的馬經驗不足,走不了遠路。聽了老胡人的話,玄奘又想起自己在離開長安前曾請一個名叫何弘達的術士算過一卦,卦相上說:
〃師得去。去狀似乘一老赤瘦馬,漆鞍橋前有鐵。〃
意思是說,師父您可以去,而且應該是騎著一匹又老又瘦的紅馬上路,而且這匹馬的馬鞍前面還有一塊鐵。於是玄奘連忙把馬拉過來一看,發現上了漆的馬鞍前果然有一塊鐵,再加上老胡人的話,頓時對這匹〃瘦老赤馬〃刮目相看,覺得是佛祖在冥冥中在幫助自己,於是立刻收拾行囊、謝過老胡人,帶著老馬和石盤陀連夜往西趕路。從離開瓜州的那一刻起,玄奘才算真正踏上了那條充滿了神奇色彩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亦稱絲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西域,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經這條路往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數量和影響最大,故稱〃絲路〃。絲綢之路成形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漢代絲綢之路由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東漢以後,中原漢族政權對西域的控制減弱,北方的匈奴、鮮卑、柔然和突厥等少數民族不斷南下和西遷,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和聯絡時常因為戰爭而中斷。一直到隋朝統一,這種狀況才有所改善。
到了貞觀年間,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盛,國家對周邊地區的控制也逐漸加強,經過一系列戰爭和外交手段後,唐朝政府開始有計劃的向西域擴張,重新開通絲綢之路。玄奘踏上西行之路的時候,西域境內的絲綢之路正處在〃三不管〃狀態:唐朝的勢力尚集中的河西走廊,東突厥已經衰落歸附唐朝,主要在內蒙古一帶活動;西突厥佔據中亞,不敢正面與唐朝為敵;因此絲綢之路在西域境內就被分割成了一小段一小段,分別被不同的國家所控制。
從隋朝到唐初,絲綢之路主要還是分為北道、中道和南道。
北道為:伊吾……蒲類海(今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鐵勒部……突厥可汗庭;
中道為:高昌……焉耆……龜茲(今新疆庫車縣)……疏勒(今新疆疏勒縣)……蔥嶺;
南道為:鄯善……于闐……朱俱波……喝槃陀……蔥嶺。
唐初,人們更多是從瓜州經伊吾進入西域,因此玄奘選擇的也是這條路,即從河西前往西域的官道。
趁著夜色,玄奘和石槃陀離開了瓜州,在三更時分來到葫蘆河邊,夜色中,依稀可以分辨前方玉門關的雄偉的輪廓。需要注意的是,唐代玉門關和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漢代玉門關並不在同一個地方,據史料記載,唐軍曾多次在玉門關外大戰,大詩人王昌齡就曾在《從軍行》中特別描寫過玉門關。
經過專家考證,唐代玉門關應位於現在疏勒河南岸、遍設烽火臺的山間,其西北面的烽火臺應在漢長城崑崙塞舊址上,離隋唐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