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半真半假的一嚇唬,估計當場就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但是玄奘沒有慌亂,處變不驚是玄奘最鮮明的性格特色之一,即便皇帝有心發難,他也能從容應對:
虹橋書吧BOOK。
第10節: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於機巧(3)
〃玄奘當去之時,已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
唐太宗問得厲害,玄奘回答得既誠懇,又巧妙:自己當年離開大唐的時候已再三上書表奏,只不過是因為誠心不夠,才沒有被允許。玄奘沒有把不被允許出關的責任歸咎於當時的國策和各級地方官員,試想一下,假使玄奘辯解說是皇帝陛下您下旨不允許百姓出關,而現在我功成歸來,那豈不是說唐太宗當年的國策有誤,讓皇帝大大的下不了臺階?當然,玄奘也可以說是各級官員沒有審批透過我的請求,這樣一來,唐太宗該怎麼辦,是打哈哈不聞不問,還是順著玄奘的意思懲治那些當年堅決執行自己命令的官員?
自己是沒有責任了,卻得罪了一大批當朝官員,這是玄奘願意看到的結果嗎?
顯然不是。
所以,玄奘這前半句回答,聽起來是在打馬虎眼,實際上卻包含了很多層意思……當時的情況我都明白,現在事情都過去了,皇帝陛下您大可不必多想,所有的責任只在我〃誠願〃不夠。相信任何一個領導都願意聽到這樣的回答,但是玄奘沒有一味示弱服軟,他的後半句話才是綿裡藏針:但是實在是因為我太想去學習最精神的佛法,所以才私自偷渡出關,這完全是我個人的罪過,至今仍然感到非常的愧疚和害怕。
實際上,玄奘是在用誠懇的表白向唐太宗表明不論在哪種條件下自己都一定會出關取經的決心,這種決心的流露,本身就是一種剛強的表現,聰明如唐太宗者又豈會感覺不到。
人與人相處有很多巧妙的地方,像唐太宗這等英名強勢的君王,他未必喜歡唯唯諾諾只會聽命應承的臣子。唐太宗有脾氣,更有氣度,他能容人,所以才會欣賞像魏徵這等剛直倔強的大臣。正所謂英雄惺惺相惜,玄奘在謙恭中隱藏著的堅毅與決心,也許在當時就已經打動了唐太宗。
所以,這一問只不過是唐太宗的一個小小的〃見面禮〃,想看看玄奘有什麼反應,他當然不會真的去追究玄奘私自出關的罪過,所以又說:
〃師出家與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朕甚嘉焉,亦不煩為愧。〃
玄奘回答得妙,唐太宗給自己找臺階下的話就更妙:他既不說當年的國策是對是錯,也不說玄奘偷渡出關的行為是對是錯,而是話鋒一轉,說法師您是僧人,怎麼能跟那些凡夫俗子相提並論,這等於給當年的國策又做了一次解釋……那是針對俗人的,與法師您無關,對您不起作用。再說,法師您不顧危險西行求法本來就是對天下蒼生有好處的事,我讚許感激還來不及,您大可不必為這個擔心害怕。
一問一答一轉折,是玄奘和唐太宗的第二次〃過招〃,兩個人什麼都沒有明說,偏偏又把所有要說的意思都表達得清清楚楚,還顧及了對方的面子,給彼此臺階下,這就是智者的對話。
第二次〃交鋒〃,雙方又打了一個平手,唐太宗顯然意識到坐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和尚不好對付,於是放下試探嚇唬的心思,把對話的重心轉到了西行上來,好奇的問道:
〃但念彼山川阻遠,方俗異心,怪師能達也。〃
意思是說,從大唐到印度路途遙遠、山川阻隔,還要經過風俗民情完全不同的地方,法師您又是如何到達西天的呢?面對領導和上級的關心和好奇,大多數人在首先會鬆一口氣,然後暗自慶幸,終於到自由發揮的時候了,於是就會滔滔不絕的講述一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經歷了哪些艱難困苦,由此博取更大的同情心。但是玄奘沒有這麼說,而是避實就虛的把唐太宗又誇讚了一番:
〃奘聞乘疾風者,造天池而非遠;御龍舟者,涉江波而不難。自陛下握乾符,清四海,德籠九域,仁被八區,淳風扇炎景之南,聖威鎮蔥山之外,所以戎夷君長,每見雲翔之鳥自東來者,猶疑發於上國,斂躬而敬之,況玄奘圓首方足,親承育化者也。既賴天威,故得往還無難。〃
這段話的前面一大半都是玄奘對唐太宗的恭維,關鍵在最後一句,意思是正因為有了陛下的德威,所有出發和回來都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困難。玄奘這樣說可能是出於兩點考慮:
▲BOOK。▲虹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