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全球化將資源從中國廣大的內陸地區、從關係國家長遠發展的內需產業裡大規模擠出以後,將其大量集中在發揮落後優勢的產業上,集中在利用別人技術的產業上。全球化舉中國之力,使中國變成別人產業鏈底部的加工廠。在這種發展道路上,中國如何脫離低技術陷阱?這些資源本來是可以用來建立門類齊全的產業,用來推動新興產業,用來辦教育、辦科技的。

全球化浪潮把中國內地或內需的資源捲到沿海,再從沿海捲到美國,換回美元,再把美元捲回美國。今天中國沿海地區的繁榮和奇蹟,不是全球化創造的,不是同世界市場接軌的結果,不是市場化、私有化帶來的,而是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其他地方投資相對萎縮帶來的。全球化捲走了中國的財富,卻留給中國一個相對落後的內陸、受到抑制的內需產業和一個巨大的貧困階層。

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幾乎所有出口導向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也是日本長達幾乎20年停滯的根本原因。

這種犧牲內向發展和內需發展的全球化戰略,不能帶來全中國的繁榮,不能帶來中國的崛起。而新自由主義忽視全球化和世界市場對中國資源配置的扭曲,他們認為,全球化、同世界市場接軌、國際資本的介入、市場化、私有化等,是導致沿海地區繁榮的根本原因。他們認為沿海地區的發展是新自由主義“點石成金”的結果,從而得出結論,中國要繁榮必須全球化,必須搞新自由主義。

這是一種符合帝國利益的偏見,是一種利他主義的國際經濟學。

讓我們在擁抱樹木的時候,放眼整個森林吧!

出口導向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應當淡出。

危機、選擇和出路(1)

從文藝復興開始,歐洲國家間的暴力和外交,戰爭和貿易背後,站的都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而不是市場法則是世界經濟體系的實質,支配著世界經濟金融體系。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中國崛起要有大戰略,經濟交往要有戰爭意識,貿易戰略要置於國家大戰略以下。有人講,“中國越開放越強大”。不分條件?不分結果?一定要破除這種絕對化的,幾近迷信和崇拜的觀點。融合進世界經濟體系,不是如有人宣稱的是一場向“農貿市場”的進軍。有些高明的先生們,不希望中國停留在“全球化”的農貿市場以外。但是,哪一個農民願意進入一個打“白條”的“農貿市場”?持這類觀點的人應當向農民學習。“卑賤者最聰明”。中國要崛起,必須扔掉財富流失的包袱,丟掉對世界經濟體系的幻想,開動自主創新的機器。

走自己的路,其實是我們的老本行。當年打天下的時候,不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嗎?假如我們在經濟戰場上,按別人的軍令、軍規和戰法佈局,我們能無往而不勝嗎?歷史為我們提供了選擇的時機。

聽過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嗎?

那史詩一般的樂章如同流動的雕塑,向我們描述了英雄同命運的搏鬥。與命運的不可一世相比,英雄是多麼的安詳堅定。無論命運是如何的不可戰勝,英雄最後都戰勝了命運,走向光明。

貝多芬在交響曲的開頭寫道:“命運在敲門”。

在過去幾十年裡,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顯赫得如同命運,威風凜凜,敲擊著弱勢國家和弱勢階層保護自己的大門。但是歷史才是真正的英雄。而創造歷史的是人民。在這部由歷史導演的“命運交響曲”裡,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沒有逃過生產過剩和危機,金融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正處於總爆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處於大爆發。命運正在變得無可奈何,命運低沉的腳步已經漸行漸遠,命運再也阻擋不住歷史前進的潮流了。歷史真理那輝煌、明亮的主題已經再次響起,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在人類的天空裡迴盪。

歷史的機會就在眼前!

中華民族將如何與歷史的主題共鳴,化危機為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中華民族一定要同歷史的主題,踏著歷史的旋律,做出正確的選擇!

當前世界範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導致的生產普遍過剩、勞動者普遍貧困和資本的自由放任導致的。不能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框架中反危機。中國有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2萬多億美元投資中國要創造多少就業崗位,解決多少貧困問題?但是,由於出口導向把這2萬多億美元的貨物迴圈到了國外。投資這2萬多億美元會引起通貨膨脹,不得不迴圈到國外。出口導向和財富外流,導致中國內向發展緩慢,貧富懸殊擴大。中國必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