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區,機動兵力與解放軍比較,正逐步喪失優勢。
戰爭的第二個4個月,國民黨軍新占城市87座,而解放軍也收復城市87座,雙方得失相當,但解放軍殲敵34個旅,已經不必喪失城市就能消滅敵人。國民黨軍投入進攻的總兵力雖然增加到219個旅,但用於一線進攻的兵力則下降到85個旅,不得不從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
戰爭的第三個4個月,國民黨軍新占城市95座,而解放軍殲敵31個半旅,收復和解放城市153座,淨得城市58座,已經既能殲滅敵人又能恢復部分城市。國民黨軍投入進攻的總兵力雖然達到227個旅,但能夠擔負戰略機動作戰的部隊,南線只有40個旅左右,北線則數目寥寥。國民黨軍的進攻已經是強弩之末,陷入了戰略上的被動。
綜合戰爭第一年的作戰,國民黨軍共佔領解放區城市335座,解放軍收復和解放城市288座。國民黨軍雖多佔城市47座,但卻付出了112萬人的傷亡代價,平均每佔一城,就要損失兵力3300餘人。
徐焰(國防大學戰略研究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更重要的是,由於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人民解放軍贏得了作戰行動的高度自由,能夠避開國民黨軍的進攻銳氣,避免死打硬拼;能夠迫使國民黨軍在分兵守備城市的過程中,拉長戰線,分散兵力,暴露弱點;能夠有效縮短自己的戰線,集中兵力於主要作戰方向,放手捕捉戰機,大量殲滅敵人。毛澤東用放棄城市換來了敵我作戰力量對比的重大變化。
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由戰爭初期的127萬增加到195萬人,國民黨軍的總兵力則由430萬下降到370萬。而在機動作戰力量的對比上,人民解放軍已經佔有明顯優勢,這就為人民解放軍的戰略反攻奠定了基礎。
蔣介石直到此刻,才如夢方醒,意識到自己在戰略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他不得不承認:“國軍過去攻下一地,不論其有無軍事價值,都分兵據守。如此佔地愈多,則兵力愈分,反而處處被匪軍牽制,成為被動。”可惜,這種檢討來得太晚了。因為一旦他賴以發動內戰的力量優勢喪失,他反動統治的末日,也就指日可待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三 殲敵為主 略地次之(4)
毛澤東用一段驚心動魄的戰爭歷程,演繹出一部充滿軍事辯證法色彩的經典戰爭史詩。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用部分城市和地方換取了人民解放軍的作戰主動權,戰勝了力量絕對優勢的敵人,度過了解放戰爭最艱難的第一年。毛澤東因此而顛覆了傳統的戰略防禦法則,確立起了具有鮮明中國氣派的戰爭指導原則。
他的這種統帥氣度、這種戰略思維,讓他的對手無計可施,但卻心服口服。被俘的國民黨軍高階將領由衷地承認:你們的戰略上兇,我們就是戰略上失敗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四 聲東擊西 瞞天過海(1)
毛澤東與蔣介石在戰場上的直接對話始見於1931年7月。蔣介石親自指揮3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而毛澤東則指揮3萬多紅軍反“圍剿”,結果讓蔣介石吐血而歸。後因毛澤東受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的排斥,被解除兵權,兩人暫時失去了在戰場上直接對話的機會。
到1935年1月,毛澤東承擔起統帥3 萬多紅軍走出險境的艱鉅使命。而蔣介石則親自指揮40多萬國民黨軍,再次對紅軍展開了規模空前的圍追堵截。於是,毛澤東指揮的紅軍與蔣介石統領的國民黨軍在川、黔、滇、康的崇山峻嶺中,又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毛澤東再次以一當十,聲東擊西,瞞天過海,導演出一部“四渡赤水”的千古絕唱,寫下了自己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
遵義,這座黔北古城,北靠峻嶺婁山,南臨湍流烏江,西面就是名揚四海的赤水河。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重新撥正了中國革命的航船,毛澤東重新回到紅軍領導崗位。遵義,成了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點。
經歷過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的慘痛失敗和長征途中的艱苦轉戰,紅軍官兵對毛澤東的“出山”歡欣鼓舞。會議採納劉伯承和聶榮臻的建議,決定中央紅軍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然而,沒有人會想到,毛澤東重新指揮紅軍後所打的第一仗,竟然很不順利。
1月19日,中央紅軍預定在四川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