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公開上市
● 2000—2002年,透過公開市場繼續出售老股
● 2003年下半年,被法國農業銀行全面收購
圖3 里昂信貸的發展歷程
上市前的重組及上市是成功扭轉里昂信貸經營困境的關鍵,如圖4所示,上市前後公司治理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 高度集中的董事會結構
● 來自僱員的影響力過強
戰略投資者 代表人數
法國農業銀行 3
安聯 1
AXA 1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政府參股控股商業銀行治理的國際經驗與啟示(5)
merz銀行 1
義大利Intesa銀行 1
CCF 1
圖4 里昂信貸民營化前後的治理結構的變化
1.董事會成員的結構更加合理化。18名董事會成員中,政府代表由12名降至2名,僱員代表由6名降至3名,戰略投資者的席位從零上升到8位。
2.政府不再透過行政指令干涉銀行的商業行為。
3.僱員代表的消減使管理層有更大的自主權,更能專注於改善銀行的經營和管理。
4.上市之前,董事會中的政府代表不從銀行領取報酬,缺乏激勵機制,改組後的董事會只保留了2名政府代表,將此負面效應大幅降低。
(三)日本長期信貸銀行案例
日本長期信貸銀行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如圖5所示。
危 機 前 危 機 國有化及重組 私 有 化 上 市
● 日本長期信貸(LTCB)銀行於1952年成立,專注於對大公司和有政府背景的企業發放長期貸款
● 主要透過發行債券融資,沒有零售銀行的功能
● 該銀行對於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被認為是日本具領先地位的金融機構 ● LTCB與大多數日本金融機構一樣,大規模向房地產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主要是證券公司,資產規模急速擴張,到1998年10月,總資產已達24萬億日元
● 隨著房價的下跌和股市的轉弱,大量貸款轉為不良貸款
● 銀行在1999年時已陷入負資產的境地 ● 萬億日元的不良資產轉移至RCC(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政府機構),存款保險公司(DIC)成為銀行的唯一股東
● 日本總理任命新總裁及其他9人組成的管理團隊
● LTCB與政府簽訂重組協議,對資產、業務和人員展開全面重組 ● 2000年2月,LTCB合夥公司成立,這是一家由多個國際投資人共同出資成立的投資財團,該公司與DIC簽訂協議,出資1 210億日元,收購LTCB所有已發行的及新發行的普通股
● DIC繼續持有7 450萬股A類優先股
● RCC出資2 400 億日元認購6億新發行的B類優先股
● 銀行更名為新生 銀行 ● 2004年2月19日,新生銀行股票發行上市,發行價525日元/股,全部為投資財團出售老股套現
圖5 日本長期信貸銀行的發展歷程
日本政府接管該銀行後,進行了全面的重組(見圖6),主要內容包括:
圖6 重組圖示
注:*高盛擔任LTCB的財務顧問
1.公司重組
(1)大規模裁減僱員,削減成本。目標裁員40%;降低人工成本50%;降低運營成本40%。
(2)完全撤出海外業務。
(3)整合業務部門,例如使網點的分佈更加合理化。
(4)處理資產,主要是那些僱員福利性的資產。
(5)重新審查附屬公司的經營狀況,出售那些不必要的附屬公司。
2.業務重組
(1)建立業務審查委員會,由銀行董事會成員、高層管理人員和4名外部董事組成,專門負責審查、保證管理及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正確性。
(2)為每一業務部門制定執行的規章制度。
3.不良資產的清理和政府注資
(1)金融重組委員會確定約萬億日元不良資產不適合由LTCB繼 續持有,需分步轉移至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