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軍上層為薩摩、長州(現山口縣)藩閥盤踞、壟斷。1921年10月27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6期畢業生中的“三傑”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小敏四郎三名年輕的少佐,在德國巴登巴登溫泉相遇暢談,感慨當時日本陸軍有兩大弊端:“其一是人事任命不公,特別是長州閥的專橫;其二是封閉在統帥權軀殼內,脫離了國民。因此(軍方)必須進一步與國民結合。”他們回國後,成立了陸軍大學第15期至第18期閥外少壯派軍官組織“二葉會”。在“二葉會”的影響下,陸大第21期至第25期的約10名學生成立了國策研究會,又名“星期四會”。

在刺殺張作霖不久後的1928年11月3日,鈴木貞一中佐主持了“星期四會”的第一次###,剛上任的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特地出席會議,並講解《戰爭論》。在12月3日的“星期四會”第二次###時,“二葉會”的永田鐵三和東條英機等也參加了,並就滿蒙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

1929年5月19日,“二葉會”和“星期四會”的40餘名大、中、少佐級少壯派軍官聯合成立“一夕會”,其中包括關東軍參謀坂垣徵四郎大佐和石原莞爾中佐。“一夕會”是日本少壯派軍官間的橫向聯合,其中沒有一個長州籍和宇垣派的閥內軍官。

當天的###討論得出結論:“滿蒙問題用外交方式無法解決,必須以軍事實力驅逐張學良。為了使人事配置適應此目的,首先要努力向陸軍省部的要職轉移”。會議決定推舉由駐北京武官調任參謀本部第二部(情報)部長的建川美次少將擔任顧問。

在這群軍官的推動下,武力解決滿蒙問題逐漸成為陸軍省部主要課長和幕僚的基本信念,並於1929年由日本關東軍組成發動“滿洲事變”的陰謀集團,組織特務深入東北進行相關偵察。

這時,美國1929年至1932年“大蕭條”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波及日本,使得在1927年剛剛爆發金融危機的日本雪上加霜。在海外擁有大量殖民地的歐洲強國,紛紛透過建立國際經濟集團來轉移和緩解經濟危機壓力。日本在海外缺乏自己的經濟圈,只好一面千方百計擴大對外出口,一面著重於國內調整。1929年7月上臺的濱口內閣提出對內的緊縮財政開支、產業合理化政策,和對外的穩定外匯,振興出口政策,並於1930年1月取消了黃金出口禁令。

由於國際大環境的影響,這些政策適得其反。其中,解禁政策導致日本黃金在兩個月之內外流億日元,金融和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劇。當年,日本出口較上年減少3%,工礦業生產下跌%,國民名義收入下跌%,大米價格暴跌超過50%,蠶繭價格下跌1/3,均突破紀錄。

持久而日趨嚴重的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要引發社會危機。1930年5月的失業人數,日本官方公佈的數字達到378515名,但日本《經濟學家》雜誌推算的當年上半年失業人數為120萬至130萬,另有社會學權威估計該數字為200萬至300萬。勞資糾紛從1928年的1021起、涉及101893人,急劇上升到1930年的2289起,191805人。其中,城市的罷工等對抗行為,相應從383起、46672人,上升為906起、81329人。農村的佃農糾紛也同樣嚴重起來。從1928年的1886起,上升為2478起。許多地方出現上學帶不起米飯的“缺食兒童”和被父母賣為娼妓的“賣身姑娘”。在日本東北某農村,被賣身的青年女子甚至多達1/2,村公所竟掛起了“賣身商談所”的招牌。

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又進一步促成政治危機。在城市工人發展工會和共產黨的同時,全國農民組會也成立起來,與此同時,地方和軍隊的極右翼組織、暴力組織也日益活躍。“急進愛國黨”、“愛國勤勞黨”、“日本愛國者共同鬥爭協會”、“大日本生產黨”等紛紛成立。各式各樣的右翼組織、法西斯組織,有著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政治主張:革新內政、改造國家、排外主義、對外擴張等等,莫衷一是。

也就在這種背景下,1930年9月,駐土耳其武官橋本欣五郎中佐回國,他勸說一些比“一夕會”成員更年輕、也更接近日本中下層社會的中低階軍官籌建新組織。與會者對“大陸問題”和“改造國家”問題的輕重緩急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1930年11月14日,同美國簽訂海軍協定,批准“倫敦海軍協定”的日本濱口首相在東京被“愛國社”刺殺,不治身亡。橋本欣五郎又組織第二次聚會,宣佈成立“櫻會”,並決定優先促進國內改革。“櫻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