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教育與宗室貴族以及他們所掌握的三公六卿之位似乎沒什麼關係,但只要仔細琢磨琢磨就能發現這根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三公六卿也好,宗室貴族也好,他們之所以能掌握超越庶務的權力,根源就在於他們是統治趙國的這個家族中的一份子。只有自覺維護這個家族維護這個國家才能保證他們長久的權力和利益,雖然人上一百各有不同,不可能人人都有這個覺悟,但這一思想卻是公開的主流,每一個人自小都會被父母和師傅們有意無意地往這方面引導。以致形成潛意識裡的思想。
宗室貴族們是這樣,普通的家族同樣是這樣。家族與家族之間相互交集形成一張關係複雜、無法拆分,別人既是我、我既是別人的大網,這才是一個國家得以擰成一股繩的根本原因所在。
趙勝宗學禮法、家國天下思想教育的原因正在於此,他要想讓所有趙國人團結起來,必須透過灌輸這種思想才能做到。事實上趙勝這樣做也並非違心而為,如果前世時他只是生活在仈jiǔ十年代那個思想大碰撞,整個社會都處於迷茫期的時代,那麼他或許會覺著什麼“禮”、什麼“宗”完全是扯淡,完全是束縛個xìng的有毒物質,但他很幸運的在那個世界裡生活到了二十一世紀,並且親眼見證了恐怖天災之下的中外對比以及其餘種種,這就讓他不免對這個世界產生新的思考,再也沒有了對某種思想的盲從,對某種社會架構的嚮往,同時也讓他真正看明白了秦國商鞅變法為什麼能使國家強盛,卻不能讓國家長存的原因所在。
出於本心方能成事,反之就算騙得了自己也騙不了別人。於是這場本來另有目的卻事實上符合趙國人想法的治學大政普一推開便得到了交口稱讚、群情景從,宗室貴族們更是合不攏嘴了。
大家都高興了,但緊接著趙勝又推出了其次——敬天而不畏天。什麼叫敬天而不畏天呢?明詔洋洋灑灑舉了許多例子,什麼大水傾世,禹王相治;十九年得退水而存兆民等等等等。整篇明詔就像講故事一樣,但歸根結底其實就一句話,只要尊崇道德,老天爺就滅不了我們。
這些話很符合大家的想法,好像趙勝發這些明詔就是為了勸善似的,還有誰會不點頭?於是接下來又到了再次——為敬天而不畏天計。為宗法禮制鞏固人心道德計。為家國長盛不衰計……準備調整朝廷各司職權,亦即新政。
人心都是思安而不願變的,但當所有人在一道道明詔推波助亂下已經形成了趙勝要在強國的同時維護傳統秩序的潛意識之後,牴觸卻是少之又少,大家沒有了心理負擔,全都在饒有興致的看著趙勝準備弄出什麼么蛾子。於是在萬眾矚目之中,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政”的趙勝新政終於在六年chūn社之前的幾天裡隆重推出了。
趙王勝六年chūn正月二十九,朝廷明詔調整規範各官各司職權,除昔rì已有司士(吏)、司徒(戶)、司馬(兵)、司寇(刑)、司空(工)五署之外,另以六卿之太祝署劃歸庶務。改稱司禮(禮),以此形成六司之制,並分立左右相邦,左相邦分管司士、司寇、司禮三署、右相邦分管司徒、司馬、司空三署。以此達到分權目的。同時定職左右相邦為上卿,六司命及佐官為亞卿。
正月三十再次明詔,合併掌管教育的學宮、官學為“學司”,改掌管典籍制度的六卿太宰署為“典司”,一併置於司禮署管轄;改管理宗室貴族牒譜的太宗署為“宗司”,置於司士署管轄。新設三司及六署原下屬司職官定為下卿,因原學宮祭酒、太宰公、太宗公俱為上卿,故保留其上卿位,除祭酒荀況以司禮佐貳官職兼任“學司命”,越制享上卿位。今後除職,繼任者以司禮佐貳兼任“學司命”為定製之外,原太宰與太宗皆調任新設官署任職,其司命之職由原佐貳代任。
二月初一rì續發明詔,在庶務六司之外另設司卿署,司命為上卿,與左右丞相平級直歸君王管轄,將原六卿之中掌管祭祀的太祝署改為“司祭”,掌管史書記載的太史署改為“司史”,掌管占筮卜卦的太卜署改為“司卦”。掌管觀察天象已定四時的太士署為“司運”,並稱四卿,司命官定為亞卿下銜,因四司原長官為上卿,除將原太宰、太宗調任正副司卿以外。四卿皆已原任為上卿,待去職後司命官定為亞卿下銜。
這一系列變動看似眼花繚亂。其實還是趙勝一向抱定的溫水煮青蛙之法,雖然降低了六卿署的地位和作用,卻保留了原掌權者的身份。這六位老爺子如今都已經七老八十了,還能再圖什麼?大王雖然對他們手中的官署該降的降,該合的合,而且將主要權利都併入了庶務官系統,致使宗室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