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張靜江自任總經理,首先動員自己張家的兄弟和親戚投資入股,結果張家人紛紛響應,幾乎所有親戚朋友都掏了錢出來,還有一些社會名流也買了股份,蔣介石和宋子文也買了股份。其中張靜江自己買1500股,其他人有:宋子文500股、杜月笙300股、尤菊蓀200股、奚萼銜200股、許漢卿100股、錢新之100股、朱如山150股、吳達銓100股、蔣介石50股……張氏家族中,除了張靜江自己,還有張澹如200股、張墨耕50股、朱逸民50股、張芹伯40股、張叔馴40股、張瞿庵40股、張景裴40股、張讓之40股、張蔥玉40股、張乃燕30股、張芸英10股、周君梅(延鼎)20股。周君梅是張靜江的二女婿,初為該公司的總務處長,後代張靜江任總經理,具體負責管理這條鐵路的運營。8

7。張靜江十萬元大搞基本建設(3)

對於張靜江主持建築的這些鐵路(杭江鐵路、江南鐵路、淮南鐵路)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鐵路界前輩周賢頌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作了中肯的介紹:“抗戰前夕,杭江鐵路易名浙贛鐵路,在株洲與粵漢鐵路接軌,總長一千一百一十一公里。一位不認識張先生的作者,在他所著的《中國戰時交通史》中如此報道:‘東西南北戰場,軍隊輜重,得隨軍事形勢轉移,行動自如。徐蚌會戰時,將南方軍隊,調至江北。及徐州淪陷,又調回南方,保護武漢,守衛長江。此調動自由,皆浙贛鐵路之所致。’”9

周賢頌先生在文中還談到自己的體會,頗有動人之處:

我第一次遇見張先生是在民國17年(1928年)冬季,當時我離開了北寧鐵路,到上海養病。有人問我要不要搭主席專車,去杭州遊覽?一個頭腦簡單的職業鐵路家,摸不清張主席是什麼樣的人,對遊覽杭州也沒有什麼興趣,但聽說可以乘火車,我就高高興興地答應了。

這是一個風清月白的午夜,滬杭夜車,從北站開出,突然地在上海西站停下。我在睡眼惺忪之中,看見兩個彪形大漢,槓抬一架四方帆布椅子,從車尾瞭望臺,迂迴曲折地走上車來。到了車上客廳,扶進一位帶了很厚很厚眼鏡的瘦削老人。客廳裡圍著一大堆人,火車剛開,會議就開始了。除了曾養甫先生以外,我不認識什麼人,也不懂他們所談的事,就聽得有人說三十萬。我問友人怎麼一回事,友人說,他們籌到三十萬元錢,要修一條鐵路從杭州到金華。

自認是鐵路專家的我,輕輕地啐了一聲:真是神經!這些錢不夠造出杭州的城門!

兩年以後,我的同事金士宣博士向我道別說,他去杭江鐵路做運輸課長,鐵路總長200公里!

……張先生修這三條鐵路之初,咒其狂妄者,不只我一人。成功之後,則千萬人被其德澤。國家建設,賴以推進。抗戰力量,增加百倍。他對國家的功勳,就是沒有從前毀家紆財革命一階段,也已是光芒萬丈,永垂不朽。10

關於張靜江建設鐵路的事情還有一個插曲,是張靜江的親戚,張弁群的女婿趙曾珏先生,在紀念張靜江誕辰一百週年時寫的紀念文章中提到的。文中說,在1930年張靜江籌建杭州至江山一段鐵路(杭江鐵路)時,工程已經動工,正在積極施工之際,有一天張靜江突然接到當時的交通部的電報,那時的部長是王伯群,電報中說,建造鐵路依照國府的條例是中央的職權,省政府不得興建,應立即停止。張靜江不服氣,立即趕到南京湯山,向蔣介石討說法。他的看法是,中央應遵照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積極規劃全國的鐵道發展藍圖,在中央財力有限的時候,各省如有財力,省內的鐵路應當鼓勵自建。他還以美國為例子,說明鐵路的營運應當鼓勵民營,這樣我國的交通才有望發達,全國的鐵路才有望形成網路,民眾可臻富庶……

蔣介石沒有話說,只好同意了張靜江的意見,杭江鐵路方得以繼續施工。這件事情的意義還在於對全國有指導意義,此後又有了浙贛、湘桂、黔桂等新鐵路的興建,促進了全國鐵路建設的蓬勃發展。11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真如國際電臺,那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範圍最大、歷史最早的電臺,也是張靜江任職建設委員會期間的傑作。有了這個電臺,中國從此可以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了。他在創辦這個電臺的時候,大多數中國人的腦子裡還沒有“無線電”這個概念呢,張靜江在這個領域裡也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奠基人。

西湖博覽會——振興民族實業的歷史圖卷

張靜江兩次出任浙江省省長,在主浙期間還有一件極具轟動效應的政績,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