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箱根天險迎擊豐臣大軍的,乃是缽形城主、一門眾北條氏邦。雙方各執己間,相對侃侃而談,長久不能達成決議。最後還是北條氏政親自出面,以乃父氏康當初兩度籠城,上杉謙信、武田信玄先後來攻卻全都鎩羽而去為理由,敲定了籠城的方略。

把擁有二十二萬軍勢的豐臣秀吉,和頂多可以動員兩三萬人的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相比,北條氏政的頭腦真是僵化到了極點!

且說天正十八年(1590年)三月一日,豐臣秀吉親率三萬兩千直屬部隊出陣,十九日到達駿府。當時,德川家康已經在伊豆、駿河國境上的長久保城紮下本陣,翌日即趕到駿府,與秀吉共商進攻方略。二十七日,秀吉進入沼津的三枚橋城,翌二十八日,與家康一起來到後北條氏的前線陣地山中城附近視察。視察後交換意見的結果,是從二十九日開始,向山中城和附近的韮山城發起第一輪攻擊。

北條氏政、氏直父子,一直致力於把整個關東地區整合成獨立於中央政權的“關八州國家”,因此因應新的強力中央政權之誕生,很早以前就開始加緊軍事準備。天正十五年(1587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後北條氏理所當然地認識到,下一步必然會是“關東平定戰”。於是當年,北條氏直即以“京勢陣用意”為名,徵發領內各寺社的鐵鐘,改鑄為用作城守的大炮。同時,加修各支城的城防工事,尤其在東海道必經之路的箱根天險附近,構築了足柄、山中、韮山三座堅固要塞,作為第一道防線。

三月二十九日的山中城之戰,揭開了後北條氏滅亡的序幕……

●後北條氏的滅亡

山中城守將,乃是後北條氏重臣松田康長。當時,玉繩城主北條氏勝,小田原旗本眾間宮康俊、朝倉景澄等將亦入城增援,總兵力約為四千到五千人。

而攻城方則由豐臣秀吉的養子秀次為總大將,秀次自身兵力就有一萬九千強,另配給中村一氏、山內一豐、田中吉政、堀尾吉晴、一柳直末等將所部,總兵員據《毛利家文書?山中城取卷人數書》統計,達到六萬七千八百。

山中城乃是依據箱根天險築就的險峻山城,是後北條氏引以為傲的堅固要塞,但是面對十倍以上的強大敵勢,僅僅數小時的激戰就被攻克了。根據參與此戰的渡邊勘兵衛之《渡邊水庵覺書》殘卷記載,攻方先陣中村一氏首先從岱崎出丸攻入,轉向東丸,最後攻陷城將松田康長的大本營西之丸。

在進攻山中城的同時,豐臣秀吉命令織田信雄、細川忠興、蒲生氏鄉、蜂須賀家政、福島正則等將統軍四萬四千,進攻韮山城。韮山城乃是平山城,由北條氏規三千六百兵馬把守。從三月二十九日到六月二十四日,此城一直被重重包圍,成為整體棋局上一枚被看牢的死子。

一邊包圍韮山城,一邊豐臣秀吉親驅大軍,於四月一日進入箱根山區,三日就來到了小田原城下。小田原乃是廣五里的大城,塹寬壕深,石壘堅固,外城上全部佈置了戰鬥力最強的後北條氏一族重臣。秀吉甫見之下,亦不禁讚歎不已,認識到長期包圍戰是不可避免的了。

為了做好長期戰的準備,豐臣秀吉在小田原城東南方修築了石垣山城,作為本陣。史稱石垣山一夜城,但德川家康的家臣松平家忠在日記中卻記載道:從圍城之日起,直到六月二十六日,此城才最後完工。

豐臣秀吉把愛妾澱姬(淺井長政和市姬的長女)也接到了石垣山城中,並且打破慣例,允許諸大名的妻妾隨陣。在長時間無聊的圍城戰中,或者召太夫、觀幸若舞,或者置酒宴、開茶會,日子過得倒十分悠閒。同樣,小田原城中的後北條氏一樣悠哉遊哉,用圍棋、將棋、雙六等博戲來打發日子。北條氏政聲稱城內軍民都已經貯備了足夠兩三年的糧草,氣焰囂張,只等豐臣軍乏食自退。

然而豐臣秀吉可不是個只會耐心等待勝機的人,他在包圍小田原城的同時,分遣各部隊掃蕩原後北條氏領內的每一座城池。首先,三月二十八日,前田利家和上杉景勝統帥北陸支隊三萬五千大軍,沿東山道而下,翻越碓冰峠,包圍了後北條氏重臣大道寺政繁守備的松井田城。四月二十日城落,開啟了上野的門戶。從此,上州的後北條氏支城次第陷落,北陸支隊直撲武藏。

對應北陸支隊的長驅直入,豐臣秀吉又派出木村吉清、淺野長政等部,以及德川家康的部分兵力,前往策應。於是,繼上州陷落以後,武州和上下總也逐步落入豐臣氏的掌握之中。

四月二十七日,江戶開城;五月初,前田、上杉聯軍攻降河越城和松山城,五月十九日再包圍巖付城,在淺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