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天文十八年(1549年),年僅二十四歲的松平廣忠離奇去世。松平家臣分為兩派,一派親今川,一派親織田,現在主公既死,幼主身在織田家,似乎親織田派將穩佔上風了。然而今川氏卻絲毫不給松平家臣首鼠兩端的機會,軍師太原雪齋立派朝比奈泰能等將領接管了岡崎城。不久以後,雪齋又發兵攻克安祥城,俘虜了織田信秀的庶子織田信廣,提出用信廣來交換竹千代——就這樣,竹千代轉而又變成了今川家的人質。

應該說,竹千代在駿府的生活表面上看來是頗為愜意的,今川義元為了嚴密控制松平氏等西三河豪族,拉攏其家臣、領民之心,不能不善待人質。而軍師太原雪齋也收竹千代為弟子,教他舞刀弄劍,更教他兵法戰策。

傳說某次新年拜會上,年幼的竹千代被大群今川重臣圍繞在中間,卻一點也不顯得緊張和侷促,甚至當尿意難忍後,他直接跑到走廊上,拉開褲子,朝著院中的沙地旁若無人地小解開了。眾人莫不吃驚,只有雪齋和尚點頭微笑,認定這個小徒弟將來定能出人頭地。

弘治元年(1555年),十四歲的竹千代元服,拜領今川義元的“元”字,起名為松平元信,後改為元康。永祿三年(1560年),松平元康擔任先鋒,跟隨今川義元上洛,結果義元在桶狹間敗死,元康逃回岡岐。因為預料到織田軍將會乘勝追擊,所以很多被安置在三河各地的今川家臣們也都棄城而逃,元康趁機接管了岡崎城和松平舊領。

清洲同盟締結後,松平元康為了表明自己和今川氏決裂的態度,放棄了今川義元賞賜的“元”字,改名為家康,並且為自己生造了出自源的新田氏德川流的家系,改稱德川家康。因為今川義元的去世,甲駿相三國同盟逐漸崩潰,甲斐守護武田信玄想要舉兵南下,吞滅今川氏,德川家康就和信玄達成協議,雙方夾攻今川氏真,事成之後,武田得駿河,德川得遠江。

●天下布武

保障了側翼安全的織田信長,開始大規模對美濃用兵,永祿六年(1563年)二月,他決定在更臨近美濃國的二之宮山築城,稱為小牧山城,隨即把本城由清洲遷移到此處。而美濃守護代齋藤義龍死後,其子龍興繼位,此子能力平庸,而又耽於逸樂,臣服於稻葉山的美濃國人眾紛紛離心離德。永祿七年(1564年)前後,齋藤龍興囚禁了巖村城主安藤依賀守守就,隨即就被安藤守就的女婿、菩提山城主竹中半兵衛重治奇襲稲葉山城,不僅救出了自己的老丈人,還把龍興給趕了出去。

安藤守就和大垣城主氏家直元(卜全)、郡上八幡城主稻葉良通(一鐵)並稱“西美濃三人眾”,向來共同進止,守就一旦得脫囹圄,立刻整合三家兵馬佔據了稻葉山,頗有取齋藤氏自代之意。然而他這種行為激怒了其餘的美濃國人,陸續聚攏到齋藤龍興身邊。安藤守就無奈,只得退出稻葉山,並且迎回龍興。

這一惡性事件使織田信長看到了從內部瓦解美濃國的機會,於是他委派家臣丹羽五郎左衛門長秀、木下藤吉郎秀吉等人潛入美濃,遊說各地豪族倒戈。永祿九年(1566年)八月爆發了河野島之戰,織田軍遭逢前所未有的大敗,然而時隔不久,丹羽等人就說服了西美濃三人眾。次年(1567年)八月,信長再次動兵,與三家兵馬合流,一直逼至稻葉山城下。

在制壓了稻葉山城西南方的瑞龍山寺後,織田軍放火焚燒城下町,將城堡圍困得水洩不通。齋藤龍興向國內豪族求援,可惜應者寥寥。激烈的圍城戰持續了一個月,彈盡援絕的龍興終於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以放自己一條生路為條件,開城投降。信長進入稻葉山,放這個份屬妻侄的美濃守護代乘船逃往伊勢長島——此時距齋藤道三戰死,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富庶的美濃國終於降伏在織田信長腳下。

織田信長進入稻葉山城以後,很快就把本城從尾張的小牧山又遷移到此處。稻葉山不但高大堅固,並且美濃周邊環境也比尾張要好:美濃往東,是武田氏控制的信濃國,但兩國交界處多崇山峻嶺,軍行不易,相信一代梟雄武田信玄不會從此道攻擊織田氏;美濃往北,是貧瘠險峻的飛驒國,根本不對自己構成威脅;美濃往南,是故鄉尾張;美濃往西,就是環繞琵琶湖的近江國,經此可到京都。控制美濃國,可謂開啟了通往京都的第一道門戶。

掌握了濃、尾兩國的信長,實際控制區域雖然還不到整個本州島的二十分之一,在群雄紛爭的戰國時代,卻已經是威震一方的大大名了,足以與北條、武田、毛利等強大勢力一較短長。於是信長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取周文王“鳳鳴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