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兵!”四月二十九日,李昖攜其妻妾子女放棄京城北逃,由大將李陽元擔任留守,然而李陽元竟然把兵器沉入漢江,然後也步了國王的後塵,逃得不知所蹤。五月二日,日軍不發一彈就開入了毫無抵抗的京城。

朝鮮共有三京,京城以北還有陪都開城,再北面的平安道還有平壤。日軍攻陷京城後直趨開城,在開城南方的臨津江初次受阻。日軍偽作後退之勢,引誘朝鮮軍隊追擊,然後突然轉身將其擊潰,就此渡過臨津江,又攻陷了開城。此後日軍兵分兩路,小西行長的第一軍繼續北上,佔領了平壤,加藤清正的第二軍則轉向東北,攻克元山後即沿朝鮮半島的東海岸前進,一直殺到鴨綠江邊。

●李如松受命出征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軍幾乎佔據了朝鮮全境。國王李昖一直逃到半島西北方靠近中國邊境的義州,然後頻繁派出使節請求明朝出兵增援,而他的兩個兒子——第二子臨海君李珒、第三子光海君李琿——則在逃到咸鏡道後被加藤清正所俘。

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給朝鮮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不僅如此,日本人還在朝鮮各地開展日語教育,進行奴化統治。五月中旬,日軍各部將領在京城開會,將朝鮮八道分由八將平定:京城以南的慶尚、全羅、忠清三道交給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和福島正則,宇喜多秀家負責京畿道,毛利吉成負責京畿道以東的江源道,北方三道黃海、平安、咸鏡則交給黑田長政、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負責。

捷報傳來,豐臣秀吉大為興奮,狂妄地制定了繼續進攻的計劃,他打算先徹底吞併朝鮮,然後以朝鮮為跳板進攻明朝,把天皇遷到北京去,以周圍十國(縣)之地作為御用,讓自己的養子豐臣秀次擔任中國關白,封給百國(縣)。此外,養子豐臣秀勝或宇喜多秀家統治朝鮮,另一個養子豐臣秀秋管理九州地區。日本本土,則由良仁親王或智仁親王接任天皇,在豐臣秀長的婿養子秀保或者宇喜多秀家兩人中選擇其一擔任關白。等到真能攻滅明朝,統治中國,秀吉還打算繼續進軍天竺(印度)和南蠻——此人的白日夢已經做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日軍基本佔領朝鮮全境後,朝鮮人民奮起抵抗,以郭在佑、鄭仁弘等儒生、官吏為首,各地義軍紛起,給予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日軍在埋葬義軍陣亡將士屍體的時候,也不得不為敵人的勇鬥而膽寒,並且由衷欽佩,題字“朝鮮國軍忠心赤膽”。然而這些缺乏統一指揮的義軍只能遲滯侵略者的進攻,是無法真正把日本人趕出朝鮮半島的,況且以國王李昖為首的腐朽的統治者,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義軍將士們身上,他們認為唯一的救星只有宗主國大明朝。

明朝對於豐臣秀吉的真實意圖是有所警惕的,多名大臣指出:“關白之圖朝鮮,意全在中國,朝鮮為國藩蔽,在所必爭。”只有兵部尚書石星等少數人認為日本蕞爾小邦,根本無力在佔據朝鮮後更圖東進,所以應該講和為上。石星為此還招募了沈惟敬等人,派其入朝去和小西行長談判。

然而雖然朝議主戰,但明朝當時對日本並沒有什麼認識,甚至連日本國主究竟是誰,關白是多大的官,關白秀吉真實的姓氏是什麼,全都一頭霧水。對於日軍的戰鬥力,朝野上下也都充滿了誤區,以為朝鮮軍隊所以一潰千里,那是因為其本身素質太差,打敗這種弱旅的日本人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就在這種輕敵觀念的指導下,當年七月,明朝派遼東遊擊史儒率騎兵兩千出征朝鮮,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三千隨後跟進。

朝鮮多山地,地形狀況和日本非常接近,利於步戰而不利於騎戰,明朝派出的五千援軍幾乎全是騎兵,扔到高山、丘陵密佈的朝鮮,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且說史儒快速挺進,直趨平壤,因為道路不熟而誤中埋伏,被迫對戰日本步兵大軍,又遭逢大雨,火器發射困難,竟然全軍覆沒。跟在他後面的祖承訓絲毫也不接受教訓,繞過日軍主力,一度突入平壤城內——然而拿騎兵巷戰本身就是很可笑的事情,結果他被七百名日本鐵砲手給趕了出來,傷亡慘重,被迫逃過了鴨綠江。

第一支援朝明軍幾乎全滅,訊息傳來,朝野震動,明朝再不敢把侵朝日軍當作倭寇一般有組織無紀律的流賊了。朝議請發大軍入朝,於是任命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為經略備倭軍務,調集兵馬,準備再度入朝參戰。正好這個時候,提督陝西軍務、大將李如松攻破寧夏城,平定了啺蕕吶崖遙�謔塹蹦曄�攏��釗縊商岫郊弧⒘傘⒈6ā⑸蕉��瘢�撾�籃S�磷鼙�伲�淶莧綈亍⑷緱肺�弊鼙�伲�巴�仍��省�

李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