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可發,無地可封,要在短時間內復員是不可能的。日本已經被豐臣氏統一了,他們希望可以到日本以外的地方去搶掠更多的土地和資源,來維持家族的穩定,並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所以豐臣秀吉之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事實上並非他個人頭腦發熱,而是時勢使然。如果沒有大批封建諸侯和武士在背後撐腰,雖然名為“天下人”,他一個人想要逆潮流而行,也是走不通的,日本國內立刻就會叛亂四起,把他碾成齏粉。然而,對外發動侵略真的是一個好的發洩口嗎?豐臣政權因此就能渡過不穩定期嗎?且讓咱們拭目以待……

●侵略朝鮮

其實豐臣秀吉的對外侵略之心,早在1586年前後就已經成形了。那一年島津軍開始疾風烈火般的北九州攻略,秀吉被迫呼叫四國和中國地區的外樣大名聯軍前往征討,他在下令給毛利輝元的時候,就要輝元在進入九州以後,還要相應做好渡海前往朝鮮的準備。

到了天文二十年(1592年)正月,侵朝遠征軍開始編組,三月,諸將齊集北九州的名護屋,開始渡海進攻朝鮮。因為本年十二月改元文祿,所以這場戰爭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文祿之役”。這一年農曆是壬辰年,所以中國和朝鮮的史書則稱之為“壬辰倭亂”。

豐臣秀吉將各地諸侯分為兩個梯隊,關西大名出兵員主攻,關東大名出糧餉並負責運輸。正因如此,他派安插在九州肥後地方的兩名親信——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以及豐前的黑田長政等人擔任先鋒。天文二十年(1592年)四月,日本用千餘條戰艦載著總共十五萬陸軍,從名護屋出發,浩浩蕩蕩殺向朝鮮半島。

日本西北方的對馬島,距離朝鮮東南方的巨濟島直線距離還不到七十公里,渡海本是很容易的事情。四月十三日,日軍在巨濟島更東北方的大陸港口釜山登陸,朝鮮軍猝不及防,稍一接觸就全面潰敗。

當時明朝正當萬曆年間,朝政雖沒腐爛到極點,卻已持續在走下坡路,軍備還說不上廢弛,但可戰之兵對照如此大的一個帝國,數量也根本是不夠用的。朝鮮李氏王朝的情況比之明朝更為糟糕,因為一直蜷伏在中原王朝的羽翼之下,“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國防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從一千年的白村江水戰以後,日本就沒往大陸地區正式派過兵,在中朝兩國的國民和朝臣心裡,從來只有小股倭寇,而沒有真正的日本大軍。

照理說,豐臣秀吉曾經派遣對馬大名宗義智等人前往朝鮮,要求借道伐明,中朝兩國應該有所警惕才對。然而在朝鮮人看來,這只不過是日本的外交措辭,想要示之以威,從而在邊貿上佔得更多便宜而已,根本就沒當一回事,更沒有及時通知明朝。更有甚者,日本還派使節前往琉球,要求琉球國王稱臣納貢,琉球國王將此事上奏明朝,明朝一調查,打聽到了日使到朝鮮的事情,就派人去責問朝鮮國王李昖,李昖茫然無措,只好矢口否認。

1592年是明朝的萬曆二十年,二月,致仕副總兵啺菰諛�鈉鴇�旆矗��⑴紗蠼�釗縊汕巴�鞣ァU�蔽鞅庇帽��剩�尷徑�耍�熱懷�使�跛蹈�靜磺宄�氈鞠肭致災洩��攏�奶裎滏業拿鞽�⒁簿鴕虼朔畔鋁誦模�亢斂蛔齜辣噶恕�

據說日軍大艦隊航近釜山,恰逢釜山守將鄭撥出獵,立馬高阜之上遠遠望見了,竟然絲毫不以為意,還當是日本使節前來朝貢——朝貢會隨行那麼大的艦隊嗎?於是釜山幾乎不戰而落,鄭撥戰死。小西行長所部近兩萬人首先在朝鮮登陸,四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率第二軍兩萬餘、黑田長政率第三軍一萬餘也踏上了朝鮮半島。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僅僅四天時間,朝鮮東南梁山、東萊等要隘也盡皆失守。

朝鮮全國分為八道,京城(即漢城)所在京畿道以南共有三道,東為慶尚道,西為全羅道和忠清道。日軍分路直進,氣勢洶洶地北上,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二十四日,慶尚道重要城池尚州失守,訊息傳來,朝鮮國王李昖驚惶失措,雖然下令整兵防禦,自己卻已經做好了出逃的打算。

朝鮮倉促間組織起號稱八千精銳,集結在京城東南方的烏嶺山,想要據險而守,然而還沒等完成佈防,就被小西行長快速突破了。第二道防線設在烏嶺東北方的重鎮忠州,忠州背靠漢江,如果失守,則京城南面就再無可以設防的要隘了。將軍申昱受命整兵一萬扼守忠州,結果遭到三萬日軍的猛攻,最終全軍覆沒。

面對虎狼之師,如申昱般還敢打上一仗的將領在朝鮮竟然也是少數,據說備邊使李諡看到日本大軍,竟然驚呼道:“今日之敵,似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