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洛遊覽的德川家康一行,突然受命遠征中國地區增援羽柴秀吉後,他於五月二十六日回到本城丹波龜山,一面整合部隊,一面前往愛宕山中參拜,祈禱獲勝。估計就在參拜過程中,光秀下定了謀叛的決心,於是召來親信將領明智左馬助秀滿(光春)、明智右衛門尉光忠、藤田傳五、齋藤內藏助利三、溝口勝兵衛茂朝等五人,要他們遞交誓書和人質,以表示支援自己的行動。

對於普通兵將,明智光秀並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是召集家中物頭(小隊長),告知說:“京都的森蘭丸有信使來報,主公為了加強對中國地區用兵,要在京都檢閱我家的軍隊。”於是大軍向京都進發。

據說明智軍總兵力為一萬三千人,鐵砲手全都點燃火繩,長槍兵也去掉槍鞘,做好了隨時開戰的準備。士兵們內心疑惑,普遍認為是織田信長下了密令,叫明智軍前去襲擊正在洛中游玩的德川家康。這可見即便最下層的兵卒,對於他們的領袖織田信長都報有一種怎樣的觀感——信長公是強大的主君,但他毫無信義,誅殺甚至謀殺盟友,對他來說並非不可理解之事。

等到大軍進至山城國桂川地方的時候,明智光秀終於下達了詳細的命令:“敵人,就在本能寺中!從今日起,殿下即將成為天下人,即便如提鞋的低賤之輩亦當歡欣踴躍,竭盡忠勇,樹立武勳便在今日!”

於是明智軍把本能寺包圍得水洩不通。織田信長身邊的小姓眾奮勇抵抗,陸續戰死,連信長本人也提槍上陣,在連殺數人後肘部受傷,被迫退往內室,隨即內室就燃起熊熊大火,估計信長先切腹,然後喪身於火海之中了。

得知父親喪命本能寺的訊息後,織田信忠匆忙逃出妙覺寺。他認為明智光秀既然發動叛亂,一定早就派人把守住了京都附近的各條通路,貿然出逃,凶多吉少,於是前往京都,據守二條御所——這是信長所一力扶持的誠仁親王的官邸,修建得相當堅固,信忠退守此地時,身旁從屬大概有三到五百人。

明智軍很快就包圍了二條御所,經過談判,誠仁親王一家退出御所,以免遭受池魚之殃。等親王一離開,明智軍立刻發動猛攻,激戰數小時後,織田信忠也被迫在縱火後切腹自殺——享年二十六歲。

就這樣,織田信長與他所開創的“安土時代”,全都葬身於紅蓮烈火之中。

●山崎合戰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發生的“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歷史的程序。明智光秀究竟為什麼徒起變亂之心?他究竟有無同謀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織田信長的殘暴、寡恩,肯定對光秀掀起反旗產生過影響,但應該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相信兩人政治理念之不同,才是發生變亂的最主要原因。光秀是個相當傳統的武士,曾輔助足利義昭,想要復興室町幕府,然而織田信長則極端藐視權威,在滅亡足利幕府後,先後多次推辭朝廷授予的徵夷大將軍、太政大臣乃至關白的職銜,很明顯他想要徹底推翻舊制,建立一種新的政治制度。這種新的政治制度是光秀所無法理解的,甚至是會使光秀感到恐懼的,因此他才出此下策,起兵弒主。

明智光秀髮動政變,究竟有無幫兇呢?其實很多勢力都存在這種可能性:比如與織田信長仇深似海的廢將軍足利義昭,比如中國地區的豪強毛利氏,比如害怕被信長一腳踢開的天皇朝廷,甚至還包括盟友德川家康和重臣羽柴秀吉,因為這兩人在事變後的舉動全都很費人思量。

且說明智光秀在本能寺逼死織田信長,又在京都二條御所逼死了織田信忠,隨即就發兵攻克安土城,基本控制了畿內地區。六月八日,他獻給朝廷銀五百枚,五山名寺和大德寺各銀百枚,同時下令免除京都的田賦。隨後,他又透過朝廷公卿,表達了自己希望開設幕府,就任新的徵夷大將軍的願望,據說朝廷也頗為動心,準備擇機頒下詔旨。

然而明智光秀拉攏畿內織田氏舊臣的圖謀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礙,首先是有姻親關係、曾經併為足利義昭左膀右臂的細川藤孝斷然回絕了光秀的使者,還命令其子、光秀的女婿細川忠興禁閉思過。繼藤孝之後,光秀的與力筒井順慶、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等人也對謀叛行為表示堅決反對。

不過細川、筒井等家族的兵力有限,即便他們不肯加入明智光秀的陣營,也根本無力與此時的光秀相抗衡,只能暫作壁上觀,以等待時局的變化。相信只要光秀在畿內徹底站穩腳跟,然後收拾掉織田家東西兩大軍團的主將柴田勝家和羽柴秀吉,細川藤孝等人為了家族的平安和延續,還是會被迫跳上光秀的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