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千年古剎燒為灰燼。十年以後,久秀自己也化為了灰燼,時人都說這是上天對惡徒的懲罰。
而在此前的天正元年(1573年),松永久秀的舊主三好義繼已經去世了。當年十一月,三好義繼、松永久秀等人呼應足利義昭起兵造織田信長的反,結果在信長大軍壓境後,久秀及時降伏,免於一死,義繼卻是死腦筋,堅決不降。結果三好氏本城若江城被攻陷,義繼憤懣恐懼之下,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然後十字切腹而死。
●荒木謀叛
第二個向織田信長掀起反旗的重要人物,乃是攝津守護荒木村重。荒木氏本是丹波豪族波多野氏的同族,荒木高村時代移住攝津川邊郡的小部莊,出仕於豪族池田長正——高村的孫子就是荒木村重。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進京,義昭即封和田惟政、池田勝正(長政之子)、伊丹親興三人共任攝津守護職。
作為池田勝正重臣和女婿的荒木村重,最初並非親織田派,反而與三好氏暗中一直有所往來。織田信長與淺井、朝倉氏惡戰的時候,荒木村重策應三好氏,與織田討伐軍連番惡鬥,元龜二年(1571年)更在白井河原殺死了攝津三守護中最具實力,也最受信長信任的和田惟政——此人權勢薰天,曾被傳教士弗洛伊士稱為“京都之副王”。
然而最終荒木村重還是投向了織田信長的懷抱,透過織田重臣細川藤孝的居中聯絡,天正元年(1573年)三月,他主動進京謁見信長。當時江州戰事未畢,信長無力西顧,於是關照村重:“攝津就交給你了,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在信長的默許下,荒木村重很快就顛倒了主從關係,放逐池田勝正,將池田氏納入麾下,並攻克了伊丹城——這是三守護之一、支援足利義昭的伊丹親興的本城。
攻克伊丹城以後,荒木村重對其大膽改修,建成難攻不落的要塞,改名為有岡城。有岡城本丸四周由石垣防護,外布野宮砦、昆陽砦、上臘冢砦、鵯冢砦、岸砦五個附屬城堡,其結構為當時首創,尤其利於防護鐵砲的射擊——後來豐臣秀吉修建的一代名城大坂,在相當程度上就借鑑了有岡城的設計。
此後荒木村重跟隨織田信長南征北戰,贏得了久盼的攝津守護一職。然而謀叛也在此後不久的天正六年(1578年)爆發了——關於謀叛的原因,眾說紛紜,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包圍石山本願寺時,荒木方大將中川瀨兵衛清秀等人暗中向本願寺販賣軍糧,此事為信長所知,要村重隻身前往安土去說個明白。熟知信長殘暴脾性的村重生怕一去不回,百般推託,最終起了反心。
織田大軍前往平叛,十一月十六日,荒木村重麾下大將、高槻城主高山右近重友在神父阿爾甘諾的勸說下開城投降(右近是虔誠的基督徒),二十四日,茨木城主中川瀨兵衛清秀也降伏於織田軍。在他們的帶動下,攝津國內豪族紛紛背棄村重而去。
十二月,織田軍團團包圍了有岡城。有岡城經過長達十個月的防守戰,彈盡糧絕,天正七年(1579年)九月二日,荒木村重化妝逃出城堡,遁入其子荒木村次守備的尼崎城。失去主將的堅城有岡,堅持到十一月下旬終於被攻陷了。
織田信長在尼崎城郊外的七松地方,殘酷屠殺荒木村重的妻子、兒女和僕從,以刺激城內的村重。然而尼崎城又固守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天正八年(1580年)閏三月二日,聽到本願寺即將投降的訊息,荒木村重才終於放棄抵抗,再度逃出尼崎城。他四處輾轉逃亡,並且剃髮出家,取名為“道糞”,直到信長死後,才敢再度現身人前。
荒木道糞是茶道名家,他與明智光秀、細川藤孝被合稱為織田家三大文化名人。
●危機初露端倪
重臣紛紛謀叛,但織田信長卻絲毫沒有因此提高警惕,改變政策,他的所作所為,只有更加令人齒冷。首先,他在安土城中建築了一座“總見寺”,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塊形狀象蛇的石頭作為神體,號召百姓都去膜拜——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總見寺真正的神就是信長本人,如果任由此人繼續狂妄地橫行下去,他總有一天會將朝廷也踢去九霄雲外,建立一個以他個人為中心的新的獨裁體制的日本國的。
天正七年(1579年),織田信長突然寫信給德川家康,要他徹查其長男、繼承人信康通敵之事,並給予嚴厲的處罰。原來信長曾把自己的二女德姬嫁於信康為妻,但夫婦二人並不和睦,尤其德姬與信康生母,也是家康的正室、今川義元的養女築山夫人勢同水火。德姬安土省親的時候,向信長訴說築山夫人待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