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群起響應。

無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長尾景虎都佔有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再起戰禍,守護上杉定實出面調停,於天文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讓長尾景虎進駐春日山城,繼承守護代和長尾家督之職,長尾晴景則體面地退往府內,和守護大人一起隱居去了。

天文十九年(1550年),上杉定實去世,沒有繼嗣,越後守護一職就此空缺,同年,一直希圖利用守護的旗號與長尾景虎對戰的上田長尾政景、宇佐美定滿等人前往春日山,表示臣服。至此,長尾景虎完全統一越後國,成為越後實際上的一國之主,並且成為新的實力強大的戰國大名。

到了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武田晴信進攻北信濃,一直殺至川中島地區,村上、高梨等北信濃七家豪族派使者向越後求救,提出以北信濃高井、水內等四郡,以及村上義清所保有的小塊越後領地作為酬謝。長尾景虎遂派猛將柿崎和泉守景家統率本部進入信濃,與武田軍對戰——是為第一次川中島合戰。

柿崎景家初戰取勝,但很快就中了武田軍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與村上義清等豪族一起悽悽惶惶逃回越後。長尾景虎並未懲罰柿崎景家,而是抓緊時間對武田氏兵法謀略展開廣泛、深刻的研究。兩年後,即弘治元年(1555年),景虎親自統領大軍,發動了對川中島地區的攻略。

武田晴信調兵來迎,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接受部將春日虎綱“避戰”建議,堅守不動。兩軍對峙竟長達二百餘日,最終由於駿河守護今川義元的從中調解,各自罷兵而去——這是第二次川中島合戰。

弘治三年(1557年),爆發了第三次川中島合戰,又是稍一接觸、長期對峙、各自撤兵,已經成為模式,乏善可陳。但是這種戰法,大合武田晴信的脾胃,卻把長尾景虎憋個半死,他在戰後稍加修整,便西去擊破與武田氏相互策應的越中諸豪族聯軍,斬斷晴信的一條臂膀。

翻過頭來說說川中島初次合戰的前一年,也即天文二十一年(1551年),關東管領上杉憲政被後北條氏所迫,離開居城平井逃往越後。因為山內上杉家本是長尾氏世代主家,因此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和款待。上杉憲政提出,希望長尾景虎出兵關東,攻滅後北條氏,恢復關東的秩序,並且承諾事成以後即以上杉家名、關東管領之職,以及世傳的御旗、文書相贈,他自己只求上野一國養老足矣。

上杉憲政一直在春日山城吃了九年的客飯,直到永祿三年(1560年),長尾景虎才終於得到機會,開始關東攻略。他聯絡關東各地豪族,圍攻後北條氏的主城小田原,但遲遲不能攻克。次年(1561年)閏三月,長尾景虎在鎌倉鶴岡八幡宮正式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改苗字為上杉,並且拜領上杉憲政的“政”字,更名上杉政虎。當年夏末,上杉政虎迴歸春日山,隨即修書請莊內的大寶寺義增和會津的蘆名盛氏協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又來到了川中島……

●龍虎軍略

上杉政虎官至從四位下近衛少將,擔任關東管領,其後又得將軍足利義輝下賜一字,更名輝虎,出家入道後法名謙信,習慣上稱為上杉謙信。武田晴信則最高做到從四位下大膳大夫,出家入道後法名信玄,號德榮軒,習慣上稱為武田信玄。

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在信濃川中島地區的對戰,就是日本戰史上有名的川中島合戰,長達十一年,先後發生五次大規模戰役,但始終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面。仔細剖析兩個人的個人性格和雙方實力的對比、戰略的運用,應該就可以體會到這種均勢產生的根源了。

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兩個人在個人性格和生活作風方面迥然相異。信玄好色,而且據說還喜歡男風;謙信似乎是天生對男女情愛甚為反感,終生未娶,繼承人從養子之中挑選。信玄無堅定的信仰,雖然他信奉佛教淨土真宗,但總給人感覺是為了防止連襟本願寺顯如(一向宗本願寺派總本山石山本願寺的住持)來給他搗亂;謙信則篤信佛教真言宗,被看作是戰神毗沙門天的化身,因此一向一揆總是在越後如火如荼地展開著。

信玄畢生為了家族的存續而戰,在甲斐的經濟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在釜無川治水工程沒有完成前,即使沒有謙信掣肘,他也未必會有攻上京都,奪取天下之心。謙信則號稱是為了正義而戰:平定越後,是恢復北陸的秩序;川中島合戰,是應村上等豪族所請;關東攻略,是管領上杉憲政的哀求;發兵越中,是為祖父報仇;其後吞併能登、進入越前,則是響應將軍足利義昭討伐織田信長的詔令。

由於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