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書法家、詩人和學者,他曾跟隨遣唐使團西渡,具有相當高的漢學素養。886年,他被任命為贊岐守,在偏遠的南海道目睹了貧窮百姓的艱難生活,寫下很多傳誦後世的詩篇。也是在贊岐守任上,他寫了《奉昭宣公書》,勸說藤原基經放下執念和恩怨,專心國事,據說藤原基經看了此文後有所覺悟,停止罷工,也不再堅持要宇多天皇嚴懲橘廣相,使延續整整半年的朝廷風波暫時平息。
890年,菅原道真太守任滿,迴歸都城,從此受到宇多天皇的重用。894年,朝議派發新的一輪遣唐使團,以菅原道真為大使——這很可能是政敵想藉此機會把他排擠出權力中心——於是道真寫下《請令諸公卿議定遣唐使進止狀》一文,明確指出唐朝正在發生內亂〔黃巢起義〕,形勢複雜,路途危險,請求暫時停止派發遣唐使團。宇多天皇採納了他的建議。
應該說從此以後,中日兩國間的文化交流雖然並未停頓,但日本人已經不象奈良時代那樣完全徹底地甘當小學生,處處以中國為師了,獨具特色的日本本土文化重新抬頭,混合土風和唐風的新的文化逐漸成型——這也就是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服飾雖有唐人之形,卻兼本土之魂,非如奈良時代那樣渾然唐裝的重要原因。
菅原道真的權勢逐漸成型,醍醐天皇登基後,他被任命為右大臣,與左大臣藤原時平共執朝綱,這當然會引起藤原家族的警惕和不滿。於是藤原時平就造謠進讒,終於迫使菅原道真被趕去九州做太宰權帥。
菅原道真滿腔憂憤,兩年後〔903年〕就客死在九州。人民一方面懷念他的剛直不阿,另方面反感藤原氏專權,就傳說菅原道真化為怨魂,降下種種災異來懲罰政敵。說也奇怪,此後的幾十年間還真是災禍不斷,909年正當壯年的藤原時平病死,923年時平的妹妹穩子所生的東宮保明親王也夭折了,925年,時平的外孫慶賴王剛被立為東宮就猝然辭世,年僅五歲。此外公卿〔尤其是藤原家族及其黨羽〕去世,時疫流行,種種不祥無可勝數……
最可怕的是延長八年〔930年〕六月二十六日,正逢乾旱,群臣聚集在清涼殿上商議祈雨的事情,突然從西方愛宕山上飄來一片黑雲,籠罩住平安京的上空,隨即雷聲大作,一道驚雷正巧劈中了殿柱,大納言、民部卿藤原清貫〔南家〕當場被雷打死,另有數人重傷。醍醐天皇受此驚嚇,一病不起,於九月份匆忙傳位給東宮寬明親王,自己遷出皇宮,然而這樣做也無法挽救他的性命,沒多久他就嚥了氣,享年僅四十六歲。
因為此事,菅原道真在民間傳說中,從怨魂變成了雷神。到了十一、二世紀前後,他的形象再次轉變,從怒目金剛般的雷神變成了慈眉善目的學問之神,也是各屆考生的庇護神。他被供奉在北野天滿宮中,稱為“天滿大自在天神”。
●武士和武士團
就算菅原道真確實化身為怨魂,索了藤原時平的命去,他也終究無力徹底扳倒整個藤原北家。903年九月,年僅八歲的寬明親王繼位,是為朱雀天皇,朝政都把持在他的舅舅、太政大臣藤原忠平和右大臣藤原仲平手中。朱雀天皇在位的時候,各地盜賊紛起,並且爆發了著名的“平將門之亂”和“藤原純友之亂”。
平將門和藤原純友,可謂是新崛起的武士勢力的代表,說到他們,就不得不先說說什麼是武士,什麼是武士團。武士乃是班田制崩潰、莊園製成型後的產物——因為各地大大小小莊園的形成,朝廷強要繼續實行班田收授也不可得了,828年到881年間,就整整51年都未曾班過田。
朝廷為了保證國家稅收,被迫修改班田制,實行“田堵制”〔負名制〕。這種制度就是不把國有土地班給適齡公民,而是承包給家底比較殷實的農民,稅收等同於租金。租約一年一訂,wωw奇Qìsuu書còm網租田者在有實力年年續約的情況下,往往建築圍牆〔堵〕以保護耕地,故此種田地稱為“田堵”,也稱“負名”。這一制度的確立,使得富者益富,貧者更貧,大量無地農民被迫進入田堵和莊園成為農奴。
九世紀以後,田堵們經過不懈的鬥爭,使得對耕地的佔有權逐漸穩定下來,他們得以在租約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於是產生了“名田”,名田所有者稱為“名主”。名田是可以繼承和轉讓的,還能再轉租給貧困農民耕種。於是,擁有大量名田者就被稱為“大名主”,簡稱大名,擁有少量名田者被稱為“小名主”,簡稱小名,租種民田的貧困農民則被稱為“小百姓”、“作人”、“名子”。
回過頭來再說莊園,早期莊園也必須課稅,但這些莊園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