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以後,往往反過頭來會威脅到本家的一門總領權,類似例證在很多戰國大名家族中都有所反映,佐竹氏也不例外。
“觀應之亂”的時候,佐竹氏的當主名叫義篤,義篤的弟弟師義死於戰亂,其子山入佐竹與義成為“京都樣扶持眾”的一員。所謂“京都樣扶持眾”,乃是鎌倉府轄下各大名送交室町幕府的人質,與義因此和幕府關係親密,其權勢逐漸威脅到了主家的存在。應永十四年(1407年),佐竹義篤之子、一門總領佐竹義盛去世,沒有子嗣,便迎入關東管領上杉憲定的兒子義人為繼子,改名佐竹義憲,這一決定遭到了佐竹與義的堅決反對。佐竹家臣也因此分裂為二,一部分支援義憲,靠攏鎌倉府,另一部分則以佐竹與義為中心,靠攏幕府,反對義憲,稱為“山入黨”。
室町幕府和鎌倉府的矛盾日益加深,於是幕府就任命山入佐竹與義為常陸守護。應永二十九年(1422年),佐竹義憲聯絡甲斐武田氏進軍鎌倉,將佐竹與義殺死在比企谷的自家宅邸中,幕府就又封與義的兒子祐義繼為常陸守護。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佐竹家一分為二,宗家與山入家各掛半個守護職銜。
分裂狀況一直延續到永正元年(1504年),宗家的佐竹義舜(義憲的曾孫)終於打敗山入家佐竹氏義(祐義的曾孫),並且重整家臣團,邁入了戰國大名的行列。佐竹義舜把弟弟義言配置在山入地方,稱佐竹北家,另一個弟弟政義配置在檜澤、高武地方,稱佐竹東家,北、東,以及後來分出的南家(始祖為義舜子義裡),共同拱衛宗家的安全。義舜,被稱為“佐竹氏中興之祖”。
佐竹氏與中常陸的江戶氏達成協議,江戶氏向南發展,佐竹氏向北發展,勢力侵入陸奧南部和下野那須郡。永正十三年(1516年),佐竹義舜去世,其子德壽丸繼位,是為佐竹義篤(和他的祖宗名字相同)。享祿二年(1529年),義篤的弟弟義元佔據部垂城,聯絡同族的小場義實、高久義貞等人掀起反旗,這場動亂延續了整整十二年才被鎮壓下去,稱為“部垂十二年之亂”。
佐竹義篤死後,其子義昭繼位,年僅十四歲,南義裡、北義廉、東義堅三分家交替輔政。其間佐竹氏和江戶氏關係惡化,開始爆發戰爭。一直打到天文二十年(1551年),江戶氏當主忠通戰敗,臣服於佐竹氏。弘治三年(1557年),佐竹義昭又協助下野宇都宮廣綱復位,並將女兒嫁與廣綱,達成了與宇都宮氏的聯合。
佐竹義昭既然打敗了江戶氏,就改北進策略為南進策略,收服尅��喜⑶伊�繒奼謔稀6雜謐糝袷鮮屏Φ睦┐螅�蟊碧跏系比徊荒蓯傭�患�S纜蝗�輳�1560年),佐竹義昭進攻白河結城氏,突然收到古河公方足利義氏送來的議和命令。義昭心裡很清楚,此時的古河公方完全是北條氏康操控的傀儡,於是對此一笑置之。
上杉謙信關東出陣,又給佐竹義昭提供了大好機會,他在越後軍的幫助下,奪取小田氏的大半領土,又降伏了常陸府中的大掾氏,幾乎統一整個常陸國,同時在下野的勢力也有穩步擴充套件。然而就在事業巔峰的時候,佐竹義昭卻於永祿八年(1565年)去世了,年僅三十五歲。
佐竹義昭的繼承人乃是長子義重,是勇名響徹關東的大將,人稱“鬼義重”。他多次配合上杉謙信與後北條氏作戰,永祿十二年(1569年)越相同盟以後,義重被迫將主要進攻矛頭重新調整到北線,終於和南下的伊達氏產生嚴重對立。天正三年(1575年),陸奧南部的大名蘆名氏斷嗣,迎佐竹義重的次子義廣為家督,義重本想趁此機會控制蘆名氏的,卻沒想到年輕的伊達家督政宗揮兵殺來,一戰就滅亡了蘆名家,蘆名義廣悽悽惶惶逃回常陸……
日本古代的兵器
日本古代的主戰兵器,相當長時間是刀,包括短柄的太刀和長柄的薙刀。平安時代以前,日本人常用的兵器原本為劍,即直身、兩面開刃的短兵器,一般單手握持,也可以雙手握持。平安時代以後,直身雙刃的劍逐漸轉化為曲身單刃的刀,某些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武士們徵東的時候,從蝦夷人那裡學到的新樣式。武士階層掌權以後,日本刀完全替代了日本劍,不過按照日本人的傳統叫法,仍可稱之為劍。
日本刀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肋差、打刀和太刀三種。肋差即單刃短刀,其身較直,一般在戰場上僅做自殺和割取敵首級使用,偶爾也用來近身搏鬥。打刀就是普通意義上的刀,單刃曲身,主要單手使用,佩掛在腰間的時候刀刃向上。太刀也可寫作大刀,比打刀更長並且更加彎曲,因為長而且沉重,所以基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