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尊攘,就是“尊王攘夷”,尊王是指奉戴天皇,遵從大義名分,而攘夷思想其實逐漸地不再和鎖國體制可以劃上等號了。吉田松陰希望能夠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改革日本的內政,從而得以阻擋列強對日本的威脅。這種攘夷的“攘”,不是一概驅逐,而是抵抗侵略,與洋人平等建交。
為了看清世界,學習西方科技,吉田松陰曾經打算利用俄國船偷渡出國,可惜誤了船期,其後他又趁著安政元年(1854年)培理二度來航的機會,想要混上黑船。這次的努力再度無可奈何地失敗了,松陰也被遣返回藩,收押入萩城(長州主城)監獄。
下獄僅僅一年,松陰就因為身體原因而獲得赦免,隨即開辦了松下村塾,收徒講課,希望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更多有志報國的年輕人。他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後來很多叱吒一時的長州藩志士,比如久坂玄瑞、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等等,全都出自松下村塾。
開辦松下村塾的時候,吉田松陰年僅二十六歲。
●安政大獄
美國人並不以輕輕敲開日本大門為滿足,安政三年(1856年),下田總領事哈里斯來到日本,要求幕府與之締結新的條約。經過長時間談判,最終議定的條款是對日本相當不利的,內容包括開放神奈川、長崎、新瀉、兵庫四港和江戶、大坂二城,承認領事裁判權,日本關稅需與各國協商決定,等等。
老中堀田正睦不敢在這樣喪權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