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實際卻秣兵厲馬,尋機再舉。

然而“武力恭順”被“純一恭順”壓倒,俗論派趁機上了臺,開始殘酷地鎮壓尊攘志士,晉作也被迫亡命北九州。元治元年(1864年)十二月,幕府軍還沒有退盡,他就悄悄地潛回了長州,前往下關去會見“松下村塾”的同學山縣狂介,商討起義計劃。

山縣狂介本名小輔,吉田松陰評價他“志向高遠,可稱一個‘狂’字”,因此賜名狂介——也就是後來的日本陸軍大將山縣有朋。狂介本為“奇兵隊”的軍監,後來代替高杉晉作擔任總督,當晉作前來和他商量“必須打倒俗論派,掌握藩政,否則就無法挽救長州,更無法挽救整個日本國”的時候,此人大違其“狂”名,在赤根武人等謹慎派的挾制下,竟然猶豫不決,不肯協同起義。晉作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說:“就算只有我一個人,也必定會完成起義大事!”

雖然沒能拉動“奇兵隊”的老部下,但高杉晉作透過不懈努力,卻終於說服了“力士隊”隊長伊藤俊輔(博文)、“游擊隊”新隊長高橋熊太等六十餘人(一說為八十人)。他們於十二月十六日冒雪在下關功山寺起義,隨即襲擊並攻佔了附近的新地會所。

藩兵三千人前往鎮壓起義,高杉晉作身穿祖先傳留下來的紺絲威鎧甲,頭戴烏帽子形兜,沉著應戰。聞聽起義的訊息,尊攘派各隊紛紛前來會合,就連山縣狂介也坐不住了,率領“奇兵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