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提起冷卻了一陣的開水壺,傾注在陶瓷杯裡。黑褐色的茶葉被開水一衝,旋即在杯子裡打了幾個轉兒,然後就沉靜下來,只見那杯子裡的茶葉粒慢慢騰騰地鬆散開來,水也由純白變得淡黃;茶葉在開水中進一步散開,茶水越來越黃裡帶橙;當茶葉復活出鮮嫩而濃郁的原形時,只見開水中呈現出全為三瓣的細葉,一律朝向空中綻放開來,整齊的豎立著,像在傾聽李達和龍友光對它們的讚歎和品評似的;而那湯汁早已透黃得不帶一點任何的雜質。

“喝得了。喝!”龍友光舉起自己的茶杯,招呼道。

李達像龍友光那樣,小心地舉起茶杯,慢慢的放在嘴邊,呷了一口,咂舌吟頌道:“好茶,好茶呀。世人皆說茶有道,我卻把茶當飲料;今日領略龍兄茶,方知茶裡藏玄奧!”

龍友光聽罷,爽朗大笑起來,也附和而出:“我才不過初中生,不及李兄墨半升;若論茶葉情與經,敢比孔孟高五成!”

兩人一唱一和,哈哈大笑,早已忘記身處茶葉加工廠的簡陋辦公室,沉浸於茶文化的情境之中。

李達又深深的喝了一大口,問道:“你這茶的色香味已經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有沒有批次的生產?”

“這是特製的茶,哪有批次生產的條件?”

“為什麼沒有這個條件?”

“我這茶葉是專門選擇清明這一天,從每一籠茶樹上選擇同一標準的茶葉精製的。何為同一標準?就是在向陽的茶地裡,選擇茶樹向東的那一面剛好發出三瓣的葉芽;這樣的茶葉,一籠茶樹上最多能夠選出半斤左右,並經過人工多道工序才製得出來。在大巴山方圓幾百裡之內,恐怕也只有我才這樣做,這也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方法。所以,數量絕對有限,除非家裡來了特別的貴人才會拿出來泡一杯,一般都不會輕易示人。”

“那我今天算幸運了,承蒙龍廠長看得起呀!”

“不要客氣,我這人在當官的心目中印象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個不識抬舉的傢伙。其實,哪裡是不識抬舉?還不是性格使然,孤傲的性格雖然不是好性格,但本性難改呀;不過,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不會吃人家的軟飯,完全憑藉本事立足。所以,我一般都不跟人家說什麼好話,也不喜歡與別人打堆,包括擺“龍門陣”。就拿茶葉來說吧,除了和那些同行的人在一起切磋切磋,和大多數人都談不到一塊兒,因為普通老百姓除了能說出好喝還是不好喝的子醜來,還能談得出為什麼好喝與不好喝的寅卯來?就是那些坐在辦公室的幹部官員們,他們應當談得出茶葉的甲乙丙丁來吧?可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像你這樣,有興趣和我一道談茶論經。我不敢肯定你真的對茶文化的深淺掌握得很豐富,至少我感覺得到你對茶這東西所蘊含的道理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今天,我算是遇到知音了。遇到知音不拿出上好的茶葉來,還在什麼情況下拿出來呢?”說罷哈哈大笑。

李達覺得今天中午沒有別來一趟,既然龍廠長對自己坦誠相待,我李達又怎能心懷異心?完全被龍廠長的一席話打動,大笑著感激道:“不瞞你說,我對茶文化倒是瞭解一些皮毛,但品嚐茶葉種類卻不多,什麼龍井鐵觀音,只是聽說而矣,根本就沒品嚐過;茉莉花茶與紅茶,倒是不只喝過一次兩次,但總覺得那味道里缺少一種厚重感;本地綠茶我也喝過不少地方生產的,但今天我才真的領略到你這祖傳秘方製出的綠茶算得珍品了。這叫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古人云: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看來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茶葉這東西,也是這個道理,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啊。”

“你說得非常好,說不定比我這茶葉好的大有出處,我這是孤芳自賞,不知你所瞭解的綠茶比我這茶葉的色香味還要好的有沒有。

“迄今為止,確實沒有碰到過比你這茶葉更好的了,只可惜,你這茶葉的量太小了,要是能夠批次生產,將其轉化成商業價值,那就可謂霸道了。雞鳴寺的茶葉你應當知道吧,其色香味還趕不上你這茶葉,可它在清代乾隆年間,就成了皇上的貢茶;現在,透過批次生產,每年供應縣上還供不應求呢。既然你有這樣的絕技,為何不抓住機會開拓一把呢?現在可是市場經濟啦,你完全可以做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啊。”

“我不是沒有想過,只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說實話,雞鳴寺茶廠的茶確實已經有了名氣,但我對比了一下,我這茶葉的優勢遠在它之上。不說色香味,只說熬勁,它就比不上。”一邊說,一邊又將兩人的茶杯斟滿,“雞鳴寺的茶最多泡兩次,第三次就淡如白開水;可我這茶葉每泡一次都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