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禮始終認為:“推動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業產業化,關鍵要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載體,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發揮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於是,在匯源15週年慶典當天,“情繫三農、共同發展促進會”正式揭牌成立。
2001年,響應國家“要把三峽移民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庫區經濟,解決移民長遠生計問題上”的號召,朱新禮到三峽考察,僅僅半個月後就在###開工建廠了。眾所周知,###就是過去的萬縣,是一個非常落後貧困的的地方,交通非常不便,並且三峽工程要淹沒他們很多的土地。
當時,匯源集團內部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在三峽庫區的###過早建廠是個巨大的風險,因為柑橘苗木才剛剛栽上,即使是新品種也得3年後才能結果。花費上億元建設的工廠和生產線將不可避免地要閒置,憑空增加了機器的折舊,提高了投資風險和財務成本。朱新禮卻力排眾議,決定儘快在###建廠。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我們不建廠,當地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心裡沒底,就不願意種柑橘,政府當然也不能強令推動這個專案。早到庫區幾年,雖然企業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當國家需要企業時,企業有責任為政府分憂解難,尤其是三峽工程這樣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需要企業時,企業更應該責無旁貸。”不用做詳細的財務分析,單單老朱算的這麼一筆良心賬和政治賬,我們就可以看到匯源身後凝聚的巨大社會責任感。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將最終決定企業所達到的高度。
馬雲曾談到過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的區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會責任感。朱新禮的身上就充分體現了作為一名企業家所具備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朱新禮幾次到###考察,實地“督戰”工廠建設。匯源不僅自己建廠,還承擔了柑橘苗木的改良引進和對果農的培訓。他一再告誡員工,柑橘示範園和匯源###工廠的建設是國家的專案,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要考慮好每一個細節,承擔每一階段的工作,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即使他自己不在###工廠,只要是###工廠方面的報告他都會在第一時間批覆,只要是###工廠的各種要求,他都一路綠燈。
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
匯源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投資數千萬元在三峽庫區建立了亞洲最大的“良種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從國外引進世界上最優質的柑橘種子進行苗木繁育,無償提供給當地果農種植。2006年該繁育中心已向庫區移民和果農提供優質成品苗110萬株,價值600多萬元。
透過該專案成功安置當地移民數萬戶。朱新禮本人及匯源集團曾四次榮獲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的嘉獎。###、###等中央領導曾親臨視察指導。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認為,匯源集團的介入,有力推動了三峽庫區農業產業化和結構調整。
匯源還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濟南果品研究院等機構結成緊密的合作體,全力研究培育和引進全世界最優質的果蔬品種及最先進的栽培技術,透過建設示範基地、大規模培訓果農、訂單農業等方式,不斷提升我國水果種植業的科技含量和收益水平,促進中國水果產業的品種改良,提高中國水果產業的附加值。他們在北京密雲投資建設大型果蔬研究種植示範基地就是這項大工程的重要一環。此前,匯源集團在重慶###、河北保定等地建設的示範基地已開始啟動。
“示範基地”將負責引進世界上最優質的種苗,對果農進行大規模的培訓和指導,再透過“訂單農業”的方式,保證果農的勞動成果能夠變成真金白銀,而不是爛在樹上。讓果樹真正成為果農兄弟身邊的搖錢樹。
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曾說過:“那些偉大的公司肯定不是隻會掙錢的公司。公司除了掙錢之外,還要回報社會。”朱新禮則認為,只有關心國家、社會、人民、消費者的利益,企業才能夠由小到大,才能夠基業常青。對此,國家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高度評價朱新禮是“真正的大慈善家”。
朱新禮熱衷於公益事業,總是想方設法為社會多做點貢獻。他基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建立了匯源果汁,隨著匯源果汁加工產業鏈的建設,讓許多果農脫貧致富,這本身是匯源做的最大的公益事業。與此同時,作為一家對社會負有責任的大企業,朱新禮和他的匯源企業還熱心慈善事業。
2004年,朱新禮與馮侖、李東生、馬雲等知名企業家發起成立並管理運作了華夏慈善基金會,這是2004年國家《基金會管理條例》釋出後成立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