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期組織討論“中國革命的問題”、“如何開展游擊戰”等,以提高教員的政治、軍事理論水平。葉劍英提倡學習古今中外的軍事知識,注意總結紅軍建設和作戰經驗。他親自編寫教材,給學員講課,指導操練,現場示範,深受學員歡迎。在教學中,葉劍英注重改進教學方法,主張直觀現象教學,少講多練,組織實戰性的野外實習,解決理論聯絡實際問題,使學員學到了真本領,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4)

在紅軍和紅校生活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葉劍英非常關心部屬和學員,與大家和睦相處,親如手足。他像師長對小學生那樣,手把手地教秘書處理文電,看書學習。他看到身邊同志病了,親自找醫生治療,督促用藥。有一次何長工發瘧疾,葉劍英搞到狗肉,給他驅寒,他不吃狗肉。當時藥不好買。葉劍英說:“長工,你這個病我給你吃點臘肉補一補就好了。”他自做的臘肉味道很好,又補血,何吃了幾次果然好了。葉劍英不但對紅校的校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關心備至,體貼入微,還盡最大努力保護遭受“左”傾路線打擊的郭化若等許多好同志。

為了徹底粉碎蔣介石第四次“圍剿”,中革軍委決定將中央蘇區劃分為東北、東南和贛江三個戰區。各區設立總指揮部,統一指揮該區內紅軍和地方武裝的作戰行動。1932年11月10日,葉劍英又受命兼任東南戰區的總指揮兼政委。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挑起兩副重擔:在領導紅校教育訓練的同時,指揮東南戰區的紅軍和地方武裝,反擊敵人的“圍剿”。11月中旬,葉劍英親赴閩西,與福建軍區縱隊研究迎擊敵人“圍剿”的戰略部署,決定在閩西、贛南廣泛建立有武裝、有陣地、有群眾的紅色據點,爭取把漳坪、永安、建寧、泰寧等小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同時還決定,抽調部分工農幹部骨幹,經過軍區訓練後,派往白區,加強白區游擊隊和白軍中士兵工作。他根據軍委部署,指揮東南戰區軍民,積極開展襲敵、擾敵活動,向進犯清流、連城、龍巖之敵發起進攻,給敵以沉重打擊。葉劍英率部在東南前線開展防禦作戰並在兵員、物力等方面積極支援主力紅軍,對於取得粉碎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第四次“圍剿”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

敵人的“圍剿”固然對中央根據地是個極大的威脅,但是更大的困難和危機卻來自革命內部。1933年初,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因在上海無法立足,被迫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洛甫等先後到達瑞金。其後,共產國際派來擔任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的李德亦到達中央蘇區,實際上掌握了中革軍委領導權。

蔣介石從1933年5月開始,又調集五十萬兵力,策劃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大規模“圍剿”。9月25日,蔣介石乘紅一方面軍主力分頭作戰之機,組織兵力大舉進攻,直逼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臨時中央繼續推行軍事冒險主義,要求紅軍在根據地外戰勝敵人,多次下令構築防禦工事,“禦敵於國門之外”,實行陣地防禦。當時兼任建寧警備區、閩贛軍區司令員的葉劍英雖然對此有不同意見,但囿於組織紀律,也只好奉命組織閩贛軍區和建寧警備區所屬單位,構築防禦工事,建設作戰基地。他召開作戰會議,領導各部隊積極擴大根據地,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部署紅軍主力肅清建寧、安遠、梅口三區內的地主武裝大刀會、保衛團等,打通建寧通往寧化的道路,保障兵站、醫院的交通安全。他夜以繼日,調動各方面力量,指揮戰鬥。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努力,建寧、安遠、均口、依口、官倉、梅口、魚潭等地相繼建立了革命委員會,並進行了分田活動。作為戰區司令員的葉劍英,不僅負責前線指揮,還要照顧後方供應。他發動群眾籌糧,在北線存米520多擔,谷1170擔,南線存糧5200多擔,保障了主力紅軍的糧食供應。

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葉劍英還組織福建軍區野戰司令部,領導地方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堅壁清野,斷橋斷路,騷擾敵人。根據毛澤東、朱德總結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戰方針,他指揮部隊聲東擊西,吃掉敵人。一次,敵軍拼湊了一個軍的兵力向我福建軍區的前沿陣地龍燕鎮一帶和扁山要地進犯。當時,紅軍只有一個師守衛在龍燕鎮一帶,一個團守衛在扁山。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葉劍英為儲存有生力量,命令部隊暫時放棄龍燕鎮和扁山,有計劃地往福建的長汀方向退卻。他直接指揮一部分紅軍部隊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採取“麻雀戰”的打法,牽著敵人的鼻子在山裡兜圈子,伏擊並全殲了敵軍一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