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出國門的民族銀行(1)
小銀行具有大影響,並逐步變成大銀行,這就是馬蔚華的功力。銀行正在改變著大眾的生活方式,與普通人的聯絡日益緊密。
槓桿撬動地球:招商銀行的輝煌
深圳,1979年。
寂寞的海水一如既往地拍打著南海邊的礁石。從這個地方沿著陸地再往南,是已經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東方明珠”香港。與維多利亞灣高樓林立、燈火輝煌的夜景相比,這裡仍是一塊寧靜的土地,顯得破敗而蕭條。但是,來自南中國海的暖溼氣流已經把春天的激情與萌動帶到了這裡,一場改革的潛流正在醞釀之中。
在深圳西部,與香港隔海灣相對的狹長半島蛇口,此時正在籌建一個工業開發區。籌建方是當時實力有限的中資企業——香港招商局。被譽為“改革開放第一人”的時任招商局副董事長袁庚以“大不了回秦城監獄去”的精神銳意改革,很快,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正式建立,在這裡誕生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影響迅速擴充套件到全中國。可以說,先有蛇口工業區,後有深圳特區。
隨著蛇口的開發如火如荼,國內外企業紛紛進駐,企業的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為地區的發展服務,198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發文同意由招商局獨資創辦一家地區性銀行。1987年4月,招商銀行掛牌成立。企業辦銀行,這在當時是“膽大包天”的設想,而主辦方“為中國的金融改革探出一條新路”的訴求最終打動了決策層。
這間由蛇口財務公司“轉世”而來、創始初衷在於解決內部結算的小銀行,此後經過增資擴股從招商局的獨資銀行演變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並逐步擺脫地區性限制,從蛇口走向全國,在日後22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開創了民族銀行業品牌名店的創業之路,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
1999年初,馬蔚華走馬上任招行行長,在他領導下,到2009年3月底,招商銀行已經成為國內第六大銀行,總資產超過萬億元,在國內外擁有40家分行、600多個機構、3萬多員工,在上海和香港股市同時上市,也是第一家採用國際會計標準上市的公司。在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世界500強中居第103位,躋身中國企業8強。人均淨利潤達到57萬元人民幣,居於同業前茅。
招商銀行不僅是國內第一家新體制的銀行,而且是一家不斷創新的銀行。招商銀行在國內第一家實現ATM全國通兌和POS機刷卡消費全國聯網,也是第一家推出“24小時銀行”服務的銀行。這在當時引起了主管部門的不滿:中國沒有名叫“24小時”的銀行,必須去掉這個字眼。隨著越來越多的同行競相推出相同業務,這次風波才告過去。
1999年,招商銀行率先在國內推出網上銀行,走進全國數十所大學推廣“一網通”業務。推廣的效果非常好,不久就有學生在情人節從網上給女朋友買玫瑰花,這在當時網際網路尚未完全普及的情況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最傳統、最沉穩的行業裡倡導並採用資訊科技,不僅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金融服務,還使一個小銀行領風氣之先,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領先型銀行。
同時,招商銀行的“一卡通”業務也迅速成名,搶佔了國內金融服務領域的制高點。“一卡通”集定活期、多儲種、多幣種、多功能於一卡,還能給手機充值,作為一個知名金融品牌迅速得到了認同。
第一章 走出國門的民族銀行(2)
2002年,招商銀行用國內銀行業%的資產、%的員工和%的管理機構,創造了8%的利潤,資本利潤率不僅高居國內榜首,而且也已登上了國外媒體“世界25家最佳資本利潤率銀行”的排行榜。在此形勢下招商銀行趁熱打鐵,不僅成功實現上市,而且在國內率先推出“一卡雙幣”,全球通用的真正信用卡。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招商銀行信用卡已經佔領了全國1/3的市場份額,髮卡數量和卡均消費同時位列國內第一。
中國人習慣於量入為出,但是信用卡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習慣,極大地帶動了國內的消費。配合信用卡的發行,招商銀行與有關企業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務專案。以“分期付款”業務為例,消費者可以劃招行卡購買膝上型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提前享受產品的優越效能,每月分期還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在2008年震驚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後,招行信用卡的使用者只要傳送簡訊就可以從自己的戶頭捐款,方便了賑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