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接受。

制度是屬於認識的範疇,世界上任何先進的制度都可以效仿,再好的制度隨著時間的發展都可以滯後,所以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由於認識落後於實踐,制度永遠是落後於銀行發展的,永遠是被動的,也永遠是有漏洞的。在銀行這個特殊的行業,建立讓員工自覺執行制度的企業文化,與建立制度同等重要。

文化是一個企業內在的東西,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別人難以模仿和複製的。馬蔚華覺得招行能取得真正成功,關鍵就在於企業文化。招行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使這家銀行凸顯出市場性、成長性和穩定性,這是招行有別於其他銀行的根本特點。

風險文化也是招行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防範風險首先要有制度,制度是滯後的,也是被動的,是有漏洞的,文化則是一種習慣,一種理念,招行把銀行風險量化到每一個人,一個銀行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相聯絡,員工就會自覺地去防範風險。這樣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商業文化。

在招行的風險管理中,強調要讓員工明白不良資產的產生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產生切膚之痛,這種關聯形成了風險文化的基礎。招行一直在透過制度把風險量化到每一個人的同時,也把風險的概念固化在員工的頭腦中。企業文化實際上是讓員工把自己的價值和整個銀行的成長、銀行的發展連在一起,把銀行的損失當作自己的損失,把銀行的發展當作自己價值實現的寄託。自覺行為會減少很多管理成本、監管成本,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化。當員工能夠自覺這樣去做的時候,制度也會最大限度地被執行。

光有制度而沒有與之平衡的企業文化,制度等於沒有。一個開放的企業文化恰恰是對嚴謹制度的最好平衡和補充。

在理念上,招行於2003年年中確定了“一三五”經營理念(也稱“一三五鐵律”),用以統率全行的經營活動,即“一個協調”:堅持效益、質量、規模協調發展;“三個理性”:理性對待市場、理性對待同業、理性對待自己;“五大關係”:把握好管理與發展、質量與效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股東、客戶與員工、制度與文化建設的關係。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2003年,招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啟動,馬蔚華親自掛帥。2004年,招行企業文化中心成立,該項工作被提到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企業不斷創新和生長過程中的一個攔路虎是大企業病。企業規模大了,組織層級多了,容易孳生這種病。招行一直與這隻攔路虎做鬥爭,探索出獨門秘技,建立診斷和考核機制,就是其中之一。得了大企業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不覺,自我感覺良好。

招行的診斷機制是建設問題發現機制,及時發現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在招行,主要透過5個渠道進行自我糾錯,消除自滿情緒:一是每年的稽核檢查,二是關注客戶的反應,三是監管當局的審計檢查,四是中介機構的審計監督和新聞媒體的批評,五是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招行還建立了員工意見反饋機制,建有專門的網站──招行文化網。所有員工可以上網匿名、也可以實名發表各種批評建議。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九章 品牌效應:能否成為百年老店(2)

招行特別注重危機文化,榮譽面前自覺反思與自省。企業文化理念裡的招銀精神,第一位就是自省,永遠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要求自己理性地對待市場、理性地對待同業、理性地對待自己,這是招行一貫的理念。

馬蔚華注重反省自己的不足。面對招商銀行這麼多年獲得的種種好評和榮譽始終保持著冷靜,對於溢美之詞會自己調侃一下,一笑而過。他對員工所有的意見都會注意,並要求涉及的部門及時處理,還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激發招行員工的危機意識和集體自豪感。2003年,有員工在內部網上發了一篇名為《招行向何處去》的盛世危言,馬蔚華看到後當天就召開行務會,對照檢討,在全行印發了這篇文章,還對這個員工進行了獎勵。

2007年4月8日,招商銀行二十週年行慶,這原本是一個大家歡天喜地慶祝,回顧過去輝煌的時候,馬蔚華在全行5000人的視訊會議上卻沒有過多地講招行過去的成績,而是重點講了現在招行所面臨的危機,分析招行在三個方面、二十二個問題上的差距,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感悟,受到啟發,這在行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一張卡捐一塊錢,履行社會責任

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招行的社會影響力也大大提升,先後被國內外權威媒體和有關部門評為“中國本土最佳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