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像我想的那麼順利。我的學籍改在了光華,但宿舍卻沒能調整。只有上課的時候才能與班裡同學相見,下課之後大家就〃作鳥獸散〃,整整一年的時間,我甚至都沒能認全班裡的同學,而班裡認識我的人也不很多,甚至於開學初的數次集體活動,我都被遺忘了。被遺忘的鬱悶、加上初到北大的背井離鄉和舉目無親,讓我苦惱了一小段時間,大概到中秋節。之後,我開始收拾心情,投入到〃非典型〃的大學生活中。
我進光華的這一年,是金融系本科實驗班開辦的第二年。所謂的實驗班,是以培養適應未來學術研究人才為導向的,因此特別加強了英語和數學能力的訓練,大一的全年,每天四個小時的英語課,每週有各種的數學課,以至於大家都開玩笑說我們不是金融系而是英語系或數學系的學生。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一下學期〃非典〃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臨近五一,教學樓裡空蕩蕩的,只有我們一個班還在上英語課。而平時的努力程度就更不用說了,人手一個應急燈是必不可少的,這主要是由於學校宿舍樓到點熄燈的規定。光華的同學很多喜歡在寢室看書,而我則因為宿舍條件的限制,只能到圖書館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認識了不少朋友。
總的來說,大一的生活還是比較輕鬆的,除了有限的課程之外,還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擺脫了高中時期種種束縛的我們,隨心地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學術、學生會、社團等等。這一年我參加了許多社團,愛心社、棒壘協會、模擬聯合國協會,認識了不少人,他們中的一些成了我大學四年的好朋友。但對我來說最有歸屬感的是〃明德〃,一個沒有經過正式註冊的〃地下〃社團。〃明德〃是北大眾多獎學金中的一項,是由香港的愛國實業人士在1996年發起設立的,旨在獎勵每年考進北大的高考狀元和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金銀牌得主,這些人從進入北大開始就自然成為〃明德〃成員,參加明德的各種活動。〃明德〃的宗旨是〃人助、自助、助人〃,活動是以促進成員相互瞭解、提高成員素質和開闊眼界為導向,〃明德〃的發起人期待著〃明德〃成員從〃明德〃收穫見識、能力和友誼之後,能夠在將來更好地回饋社會。〃明德〃成員來自北大各個院系,光華當然佔據了不小的份額,記得第一次迎新活動就是由光華的兩位學長主持的。在〃明德〃,我參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動,結識了許多給我巨大幫助的師兄師姐,認識了許多純樸可愛的朋友,漸漸和他們走到一起,並負責了以後更多活動的實施,這是後話。
這一年裡我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牛人〃,用來形容那些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實力突出、能力非凡、又取得驕人成就的人。〃牛人〃是一種生存狀態,行走在校園裡,時不時有人指點……看!那是某某某,是某某系的牛人,於是大家一邊聽著牛人的事蹟,一邊發出陣陣讚歎並投去羨慕的眼光。而在大家普遍仰慕著高年級的眾多牛人的時候,我們班裡也有不少同學初步顯露出〃牛人〃的徵兆,有勤奮學習、成績優異的,有鍾情學術,樂於鑽研的,有在社團中呼風喚雨的,還有做事特立獨行、堅持個性和原則的。看上去,大家都有著自己的目標和明確的生活內容,而我還在遊走著,確實是遊走著,不知道該集中精力做點什麼,也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大一就在忙碌、閒散、小小的樂趣和迷糊裡過去了。
開啟一扇門
大二的時候,生活有了起色。首先是我終於搬回了光華的宿社群,並不是因為居住條件有多大差距,而是一種長久以來的歸屬感,使我心裡莫名地踏實了很多。另一方面,自己也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特別是光華的生活。我開始琢磨著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時,光華舉辦的案例比賽為我開啟了一扇門。
這次比賽的目的是為2004年〃花旗集團國際案例大賽〃選拔參賽隊伍。比賽的要求是四個人組成一隊,在發給案例後的48小時內完成對案例的分析、提交分析結果、並且向評委作陳述和答辯。因為是第一屆,所以報名相當踴躍,以至於最後,四個隊為一組進行初賽,還共有四組之多。當時我和其他三名隊員一組,拿到案例之後先各自看了一遍,跑到小西門的肯德基討論了一上午,就有了思路,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寫材料和做幻燈片,練習如何向評委陳述。第二天我們一大早跑到三教,找到一個最小的教室,等人走光了就關起門開始一遍一遍地演練,並且時不時也在窗外和樓道里看到來練習的同學們。
◇歡◇迎訪◇問◇。◇
第29節:慢慢前進
正式的答辯在當天下午,其他參賽隊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