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1906年,在費舍爾勳爵的強有力推動下,裝備單一口徑主炮的全新戰列艦“無畏”號在短時間之內便建成服役。這艘裝備十門12英寸主炮的戰列艦的出現,使得傳統的戰列艦一夜間變得落後於時代,而這艘軍艦的問世給英德海軍競賽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第25頁:新的一輪競賽與德國1912艦隊法

新的一輪競賽與德國1912艦隊法

隨著“無畏艦”的出現,作為海軍兵力核心的戰列艦隊編制也發生了變化,德國海軍所有的艦隊不得不進行再編。不過,雖然其傳統兵力上無法和英國海軍抗衡,但是,“無畏艦”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看,反而讓德國能夠和英國進入同一個新出發線,又獲得了進行新一輪競賽的機會。在這一輪新的競賽中,雙方都展開了更為熾烈的爭奪。

1908年,有史以來第一位在英王敕令中被稱為首相的自由黨人亨利·坎貝爾-班納文爵士(SirHenryCampbell…Bannerman)在任期中病故,其職由原財政大臣阿斯奎斯(HerbertHenryAsquith)繼任。新內閣成員以自由黨強有力的政治家構成,其中勞合-喬治(DavidLloydGeorge)擔任財政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則擔任貿易委員會主席。他們當時提出的政策是改善社會福祉、縮小軍事預算,這便與海軍部的願望形成了極其尖銳的衝突。在英國的“無畏”號問世以後,德國海軍作出的回答是,在1908年到1911年每年建造無畏艦3艘,戰列巡洋艦1艘,力圖在無畏艦的數量上和英國持平。這個計劃極大地刺激了英國海軍,因為當時英國內閣中決定建造的英國主力艦僅僅是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各1艘。於是,以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勳爵為核心的海軍部主要成員就1909年預算的內容進行了一次強有力的運動,這還獲得了海軍大臣麥克納(ReginaldMcKenna)的支援,他與他的部員甚至願將政治生命作為賭注來全力展開活動,他們提出的口號是“要造八艘,不要等待(Wewanteightandwewon'twait)”。最後阿斯奎斯首相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稱先行建造四艘,一旦情況緊急則再度建造四艘。結果1909年計劃便成了規模空前的六艘無畏艦加上兩艘戰列巡洋艦,而1910年以後的建造速度則是三艘無畏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這種激烈競爭的氣氛雖然一度被1909年擔任德國宰相的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TheodorFriedrichAlfredvonBethmann…Hollweg)提出的緩和政策所淡化,但是威廉二世“一定要掌握海神手裡的三叉戟”的那種慾望依然是如此難以遏制。大戰爆發前的十年間,兩國的船臺上不斷地有無畏艦緩緩下水。從“英德主力艦建造過程一覽表”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段時期中,時而還出現了德國方面領先的年份。這反映了德國抓住了這新一輪競爭的機會,努力使雙方的差距更為縮小。

這裡我們不妨將雙方海軍預算的增值情況作一個比較。在1912到1913年度的海軍預算中,英國為4408萬英鎊,而德國也有2201萬英鎊。與1904到1905年度中雙方的海軍預算相比,兩國各增加了722萬以及1144萬英鎊。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預算增加了一倍以上,其迫切追趕的心態躍然紙上。

1911年,德國挑起了阿加迪爾危機,更是加劇了雙方的敵對程度,英國由此與法國更為靠近,英法兩國政府進一步達成協議,一旦發生兩國共同參戰的戰爭,皇家海軍將保衛法國的北部和西部海岸。這樣,提爾皮茨也藉此輕易地促使國會透過艦隊法的修正案,並對其編制狀況作了相當的改正,這也是德意志帝國最後的艦隊法。與1900年的相比,這個艦隊法中又增加了一個戰列艦分艦隊,合計戰列艦5個分艦隊共40艘。一線戰鬥艦隊由第一、二、三戰列艦分艦隊加上一艘艦隊旗艦及偵察分艦隊構成。前者包括戰列艦25艘,後者包括大型巡洋艦8艘、小型巡洋艦18艘。剩餘的第四和第五戰列艦分艦隊,加上4艘大型巡洋艦以及12艘小型巡洋艦則構成預備艦隊。除此以外,海外派遣艦隊還是和原來一樣,由大小型巡洋艦所組成,其數量和1900年的艦隊法相當。

與英國的驅逐艦相當的艦艇在德國依然被正式稱為雷擊艦,在1912年的艦隊法中,規定一線艦隊擁有9個雷擊大隊,共計99艘,其他還有9艘作為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