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人反對,但出乎意料的是隨意停放的腳踏車逐漸減少了。
另一家店位於單房出租大樓的一樓,停車空間的一半停滿了腳踏車。他詢問了老闆,最初他回答說“不在意”,但再三追問下,老闆才坦言“這是我最大的煩惱”。於是,他們在大樓住戶及店內員工的腳踏車上貼上停車許可證貼紙,禁止外車隨意停放。
老闆見狀,知道總公司方面是認真地在解決腳踏車隨意停放的問題,他的想法就有了出乎意料的轉變。之前,連賣場規劃都不願更動的老闆,竟然接受了總公司的建議,同意更動。金子先生說道:
“重要的是要觀察入微。對方的困擾或感興趣的事,你能注意到多少?引匯出老闆積極正面的態度,提振分店是我們的工作。但契機往往是出現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也不完全侷限在超市的生意上,生活上的事物也可以。比如,老闆的孩子在準備考試時,聊些自己考試時的辛酸、家教的經驗,老闆會很感興趣的。我想這無關技巧,而是在與對方的溝通中,想要建立依賴關係的想法所產生的觀察力。”
第五階段 成為領導者之後,該如何做?具備領導能力(1)
29。領導者的條件之一:揭示公司的理念,不動搖
假設你或你們在企業中從“工讀生→正式員工→管理職”一路爬升,終於坐上領導者的位置。得到這樣的晉升,首先是值得讚賞的,但是你或你們想過下面這個問題沒有——
領導者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要怎麼做才好呢?
在最後一階段,我要做個總結,思索領導者的條件、領導能力。
“經營者的任務是什麼”——在寫這本書時,我再次請教了鈴木先生。
經營者的任務,第一就是要提振公司的業績;增加業績,獲取更多的利益。能夠得到利益,就是因為讓顧客感到滿意。反之,得不到利益,就意味著無法滿足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