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大陸,這是個經濟學家基本不予涉筆的領域。大陸大群的所謂“權威經濟學家”,所謂“資深經濟學家”,根本沒有寫過資源問題的權威著作。他們也可能看不起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寫作套路,現在人們已經摸熟:一是窮吹“市場的神奇”;二是“資本、金融和股市”的魅力曲線;三是溢美缺少文化和道德的弄潮兒“民營企業家”。他們最喜歡做的事,莫過於在頭腦中推算經濟增長率的百分點,或者把所有生動的經濟活動,堆砌為某些符號的各種排列,就好像要把芸芸眾生眼前都蒙上一層紗,使他們在混沌中看不清世界。而大陸的權威經濟學家們所從不屑於寫的內容,也是很清楚:一是資源耗竭,二是環境生態的沉重代價,三是失業和貧困,四是“假冒偽劣”在全社會各行業日益氾濫。他們幾乎不喜歡談一切負面的和消極的因素,他們蔑視一切危機及其徵兆。這樣一來,很顯然,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就含有了很大的危險性。危險還不在於危險本身,而在於危險常常被權威們掩蓋著,或許他們自己也漫不經心,或者根本就沒有看到,視而不見。這樣的人群,本來是不應當成為權威的,但時代造就了他們,制度成全了他們,他們也是一種高階“弄潮兒”。
大陸的資源情況究竟如何,實際上是個很讓人揪心的問題。我們且不說大陸70…80%的河流和90%以上的城市水域已被汙染,不能飲用,約2/3的城市供水不足;2001年世界汙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佔16個;1/3的國土上空飄蕩著酸雨;1/3的國土正在荒漠化;水土流失面積已佔國土總面積約40%,每年流失的寶貴土壤在50億噸以上……,這些情況已為人們所熟知。這是大陸經濟發展支付的環境代價,非常沉重。同時,還應當看到,限制大陸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制動因素,還有“資源”問題。我們暫不講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等,也不講那些可以“再生”的資源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將會“耗竭”的礦物資源。這也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根據中國大陸的地質和礦業材料,我在最近寫的一部書稿中,計算了40餘種能源礦物、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今後還能開採的大致年限的“靜態指標”。所謂“靜態指標”,與“指數指標”相對,就是將現已查明的儲量,除以現在的開採量,而不考慮每年開採量的增降指數,也未考慮將來“新發現”的礦藏儲量。這是個簡便演算法,只能說明大概趨勢,實際情況多半會更為嚴重些。
計算的結果非常驚人,從2000年算起,最常用礦物資源的大致情況如下:
20年以內“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4類:鉑族金屬(0年,因我國沒有獨立的鉑族金屬礦,該資源完全依賴進口);金礦,(巖金7年,但砂金可採35年);銻礦(8年);飾面石材(8年);螢石礦(9年);鉻鐵礦(14年);原油(15年);鉛礦(16年);錳礦(16年,這是按國外資料,我國資料為79年);銀礦(17年,若不考慮“伴生礦”,那麼靜態指標為12年);滑石(18年,為年開採390萬噸;若174萬噸年產,則為42年);鋅礦(19年);石墨(19年);錫礦(20年)。
20…5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8類:硼礦(21年);石膏礦(21年,這是按照國際上的資料,按國內資料為224年);銅礦(29年);鎳礦(30年);重晶石(35年);天然氣(40年);水泥石灰岩(46年)鉬礦(48年)。
50…1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10類:鎢礦(51年);高嶺土(53年);玻璃矽質原料(57年);鍶礦(66年);硫礦(67年);金剛石(67年,這其實沒有意義,中國金剛石在世界上微不足道);鈦鐵砂(70年);鐵礦(81年);鈷礦(84年);石棉(93年)。
100…2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4類:矽灰石(127年);鋁土礦(141年);菱鎂礦(148年);煤(200年)。
200…300年間“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3類:磷礦(216年);膨潤土(243年);矽藻土(295年)。
300年以上“靜態指標”耗竭的礦種,有5類:耐火粘土(321年);鉀鹽(345年);稀土礦(380年);芒硝(2205年);鈉鹽礦(3749年)。
可以看出,今天,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多種礦物資源的耗竭,已經只有數十年和百餘年光景,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數百年乃至千年之遠。目前的常用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