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戴頭盔。紐約的中學舉行一次棒球賽,要層層申報,透過各種安全保護的檢查,不能有一點潛在的危險,幾乎到了“玩不起”的地步。保守主義評論家布魯克斯敏銳地觀察到,大多數美國兒童,都擁有幾個為不同運動服務的頭盔。
�不打仗了,頭盔卻多了。冒險精神少了,自我保護意識強了。人們即使從事遊戲性的事務,也越來越避免真刀真槍的交鋒。美國從事拳擊運動的人,在過去10年降低了27%,目前為94�5萬人,而且大部分是黑人。從事摔跤運動的人,從1998到2003年下降了一半,目前剩下180萬人。橄欖球的規則對安全保護越來越嚴格,自1987年以來,雖然美國人口上漲了15%,從事橄欖球運動的人數只能維持在550萬人左右。打獵隨著動物保護主義的興起,更是不景氣,人數在1987到2000年間下降了35%。
�與此同時,女人開始男性化,大肆侵犯男人的地盤。6個美軍中,就有1個是女性。過去大學體育全是男孩子的事情,男生佔有大學幾乎全部的體育經費,但1972年這就變成了違法。如今,大學體育運動隊裡,42%是女生。
�雖然有些誇張,但以下是一個典型美國郊區的中產階級白人家庭的景象:女兒到體育館對著沙袋拳打腳踢,練防身術;兒子在樓上的自己的臥室中,聚精會神地玩暴力的電子遊戲;當媽的在院子裡掄著大斧,揮汗如雨地砍柴(供壁爐用);體重嚴重超重的父親,半躺在起居室的沙發上,拿著遙控電視控制器在那裡換頻道。電視裡的比賽,幾乎全被黑人運動員主宰。
�美國的白人男子,不是聽任自己的妻女佔領男子漢的領地,就是把男人的事業“外包”給少數族裔,從打仗到橄欖球,無不如此。在真實的世界中當不了“大老爺們兒”,就必須在幻想的世界中找回心理平衡。於是,玩暴力電子遊戲的男人越來越多,練防身術的女人越來越多。一次去踢足球,筆者竟發現男女混合著比賽。於是心中嘀咕:“人家大姑娘咱們怎麼好意思撞?”誰知此念一閃,立即被一個大姑娘撞得人仰馬翻。美國大姑娘的厲害,你領教後才會知道。同時,美國那些大腹便便的男人,半躺在沙發上看橄欖球比賽,看到眼睛裡就拔不出來。據說看橄欖球風魔美國,恰恰是從“越戰”兵敗時刻開始。也怪不得現在的橄欖球新添了一個專案,就是壯陽藥的廣告,這玩意如今跟著最暴力的體育走。當然不是要拉那些無暇他顧的運動員的買賣,人家打的是觀眾的主意。
假冒的美國男子漢(2)
�美國的白人男性,壓倒性地支援布什。布什動不動身著牛仔裝,模仿的正是傳統美國男子漢的氣概。可是,他那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父親,打仗沒有二話就上沙場,他卻逃了“越戰”,被人稱為“草雞鷹派”(chickenhawk)。他對暴力有偏好。但是,年輕時離橄欖球最近的時刻,就是當啦啦隊長。那個稱別人是“女人氣的男人”的施瓦辛格,靠吃藥當了世界健美冠軍,給美國社會留下的一大遺產,就是類固醇在青少年中橫行。
�在這個意義上講,布什主義,多少像個暴力的電子遊戲。真正跟著這個主義去打仗的還是少數。美國公眾承受死亡的能力提高,一大原因怕是死者中少數民族和下層社會的子弟為多。可怕的是,越是如此,那些躲在家裡沒有打過仗的人就越好戰,彷彿不如此自己就不是男人。也難怪,布什第一任,以正副總統為首的鷹派都沒有經過戰爭,甚至變相逃兵役。鮑威爾惟一見過沙場,卻是個鴿派,如今大家只好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第三部分保守主義時代
保守主義時代傑弗遜與亞當斯之爭,實際上也預示了後來的美國總統政治。林肯上臺後終於使南北雙方兵戎相見。在此之後,1960年的肯尼迪與尼克松之爭,2000年的布什與戈爾之爭,2004年的布什與克里之爭,也都火藥味十足。也正因為總統政治背後有著如此緊張、甚至醜惡的政治爭鬥,使國家陷入分裂,這就更加要求就職典禮為人們提供一個超越這一殘缺的現實的機會:儘管我們如此互相仇視、水火不容,但是,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我們的共同理想,讓我們想一下我們走到一起的理由。
上帝呀,再給美國一個機會!(1)
上帝呀,再給美國一個機會!——總統就職文化和政治秩序在18世紀後半期美國革命的前夜,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經論述過作為美國前身的英國殖民地為什麼優越。他提到,這些殖民地政府的一個特點就是樸素節儉。無論是迎接一個新首腦上任,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