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於是要各衙門“陳弊政宣冤抑”。由於此時溫體仁已經罷官回家,所以吳孟明便把鄭鄤案作為“冤抑”上報。但令人驚訝的是,崇禎皇帝在證據明顯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判決:將鄭鄤磔死!這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活剮。
鄭鄤的結局清楚地說明,在溫體仁長期的蠱惑下,朱由檢已經沒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鄭鄤的死既是屬於他自己的悲劇,同時也是屬於整個明帝國的悲劇。朱由檢以他的殘暴、刻薄親手敲響了自己的喪鐘!
溫體仁的倒行逆施一方面對自己的對手形成了極大的傷害,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政治聲譽陷入了絕境。如果說在溫體仁入閣之初,東林黨人還僅僅是有些看不起他,那麼如今則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們之間關係已經達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此時的溫體仁心中憤懣至極,偌大的朝堂之上,相信他的只有愚蠢的朱由檢。而元首信任他的條件,一是他在政治上的孤立,二是他從不收受賄賂,三是他能拍馬屁。這三條,最後一款倒沒什麼,古來寵臣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