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公道自在人心

紀連海給人的最大啟示是:機會對所有人平等。

紀連海本來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按“龍生龍鳳生鳳”的習慣說法,紀連海該成為他父親那樣的人?一個大字不識,趕馬車。他的母親認三個字,自己的名字。

但時代變了,紀連海讀書,而且讀到高中畢業了。

對一個高度近視的人來說,上學是很困難的事,看不清黑板,怎麼辦?紀連海用“換工”的辦法得到課堂筆記:同學記筆記,他下課後抄同學的筆記,作為補償,他替同學寫作業。 插圖1:紀連海在昌平

紀連海的父母沒文化,但智商不低。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有不少農民兄弟,即便一個大字不識,也有良好的智商。紀連海就是這樣一個農民的兒子。他高中畢業時,報考北師大,考的分相當高。不管是學校還是鄉親都認為紀連海的大學生當定了。

沒想到,比他低二十分的同學接到錄取通知書了,紀連海沒接到。

發生了什麼事?小道訊息說:紀連海未被錄取是因為高度近視。但按規定,近視不是拒絕錄取的正當理由。那麼,是其他什麼事兒?農民的兒子紀連海,根本沒門路,也想不出門路,甚至根本想不到需要想門路,來查問這事。

紀連海到生產隊報到,上不了大學,安心當農民吧。

那時人民公社還沒解散,生產隊長派紀連海打棗,他打了一天棗。

隊長又派紀連海去趕馬,他趕了幾天馬,因為父親是趕車的,紀連海會駕馭馬,把馬趕到地頭上一放,自己玩兒。

隊長本來認為紀連海要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了,沒想到事情成這個樣兒。他同情這個分數考得高卻進不了大學的農家娃。告訴紀連海:你先慢慢幹著,年底結清了賬目,換你做小隊會計。

忽然,公社找紀連海,要他教中學。教什麼?英語。

紀連海堅決拒絕:我一箇中學生怎麼教中學?我也不會英語。

對他的回答是當時還流行的毛主席語錄:你就幹中學,學中幹唄。

紀連海教了幾周英語,突然接到通知,讓他到北京師範大學報到。原來,就在他打棗、趕馬、教英語的這段時間,母校老師千方百計地、執著地給這個農民的兒子爭取權力,終於給他找下了上大學的資格。紀連海還一直矇在鼓裡。

紀連海入學時,一學期已過去一半兒。

紀連海根本沒想還自己能不能進大學,卻愣是進了大學。

這是個“公道自在人心”的傳奇。

運氣來了山擋不住

紀連海畢業後,在昌平教中學。他結婚了,妻子是山東青州人,旗人,青州有個“北城”,是滿族人聚居區。

我聽紀連海無意中說到妻子是青州人時,就感嘆“人生相處不相逢”。青州是我的故鄉,建國初期叫“益都”。而“北城”恰好是先父五十年前做益都縣副縣長時管轄的地方。父親分管教育、衛生、民族、宗教。在我印象中,他最初騎著腳踏車往北城跑,後來又坐著吉普車往“北城”跑,解決滿族群眾的教育和就業問題。“北城人”在青州土著眼中有點兒“另類”。青州人都講魯中土話,北城人一口地道的北京土話。不管他們在青州住多久,永遠說北京土話。

紀連海和妻子每個月去一次北京城裡,逛街,買衣服。

2001年三八節,昌平中學給女教師發禮品,順帶給男教師發一半兒禮品,紀連海順手拿張報紙包禮品。回到家往外拿禮品,突然看到包禮品的皺皺巴巴的報紙上有個廣告: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中招聘歷史課教師。

紀連海到過北師大附中,在他印象中,那個地方太好了,現在有個機會,何不試一試?他告訴妻子,他要去應聘,妻子認為沒什麼可能。紀連海說:反正咱們也得到北京買衣服,何不“摟草打兔子”順便試一試呢?

紀連海自己沒有印表機,找個地方打出三份簡歷,到北京師範大學二附中應聘。接待的人告訴他:幾天後的晚上通知他一個題目,他第二天一早來試講。

紀連海試講完,又毛遂自薦地告訴師大二附中的人:我學過電腦專業,會各種電腦操作,然後,開啟一臺電腦,表演如何製作課件,如何處理程式……

不到一星期,紀連海接到一個電話,一聽,愣住了。

“你被北師大二附中錄取了!”

紀連海向我描述這段有趣的往事,解釋他被錄取的原因:可能因為我是男的,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