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往,一派繁華景象。
龐貝古城和赫庫蘭尼姆城覆滅之謎(2)
王春來
連載:世界遠古之謎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王春來
龐貝古城遺址
城的東南有一個圓形劇場,可容納觀眾5000人。它建成於公元前70年,比羅馬的圓形大劇場還要早40年。劇場四周是環形觀眾席,中心低處為舞臺,同時兼作角鬥場。劇場附近還有一座體育場,近乎正方形,每邊長約130米。體育場三邊圍以圓柱長廊,黃柱紅瓦,醒目亮麗,場中央是一口游泳池,龐貝城居民經常在這裡舉行體育賽事。
從已發掘出的現場看,龐貝城是個手工業相當發達的城市。麵包作坊、榨橄欖油作坊、紡織作坊星羅棋佈,尤以羊毛紡織印染作坊為最多,這些作坊的裝置都很齊全。城裡還有很多的小客棧、小酒店、小商店。妓院數目也不少,指示妓院的路標,就刻在附近街道壁上,可能當時妓院的開設是公開的,淫靡之風由此可見一斑。
龐貝城除了富麗堂皇的公共建築外,還有許多達官貴人的別墅。這些住宅大多為平房,但裝飾華美,粗大的大理石圓柱,光滑的大理石地板,色彩鮮豔的壁畫,以及豎在花園中的各種各樣精雕細刻的青銅和大理石雕像,無不瀰漫著古羅馬式的奢華情調。
在龐貝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雖然歷經千年卻依然色彩鮮豔的壁畫。龐貝城的壁畫繪製方法獨特,內容豐富,生動地反映了古羅馬人精神生活的一個側面。經專家鑑定,壁畫繪製大約從公元前2世紀時開始興起,到被火山灰凍結時已發展了300年左右。
最初,在城市中流行的是牆壁裝飾鑲拼畫。這種鑲拼畫大多采用石膏製成的各種彩色仿大理石板為原料,在牆上鑲拼嵌合成簡單的圖案。也有少數以大理石片、彩色琉璃片為原料的極其富麗的鑲拼畫。1831年,龐貝城出土了著名的鑲拼畫《伊索斯之戰》。這幅畫高2。3米,寬4。5米,表現出了極高的製作水平。整幅畫約用了150萬塊嵌片,嵌片之間鑲接得天衣無縫。雖然所用嵌片的顏色只有白、黃、紅、黑4種,但畫面卻給人以豐富的色彩感受。畫面的內容是公元前333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擊潰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戰爭場面。畫家用一顆枯樹來表示戰爭所發生的環境,其餘集中描繪兩軍對陣形勢。波斯軍隊佔了畫面的絕大部分,坐在馬車上的大流士三世位置很突出,大流士表情驚恐,正高舉右手下令撤退。亞歷山大畫在左側,並不佔突出地位,但卻給人一種銳不可當之感。整個畫中最為傳神的是替大流士三世駕馬車的車伕,他右手高舉馬鞭使勁抽打馬匹,左手拽緊韁繩,企圖掉轉車頭後撤,整個畫面瀰漫著強烈的戰爭氣氛。《伊索斯之戰》有很強的立體感,明暗層次分明,顯示了畫家高超的水平。另外,它的製作方法和題材有明顯的希臘城市壁畫風格。
公元前1世紀時,龐貝城又流行起一種被稱為“建築式”的壁畫。這種壁畫大多在牆壁上繪出各種建築,透過這種具有縱深感的立體圖形,達到擴大室內空間、豐富室內裝飾的目的。
公元前後,龐貝城的壁畫風格又有了變化,開始追求華麗的畫面效果。當時龐貝城貴族日益增多,世風日趨浮華,反映在壁畫上表現為只追求豪華的外形,內容則很貧乏。不過,這時壁畫中出現了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和古埃及特有的圖案裝飾,表明此時羅馬跟北非的交流已趨頻繁。
在考古學家們從龐貝城清理出的壁畫中,以神話和傳說為題材的創作佔很大數量,其中《伊菲革涅亞的獻祭》最為傑出。這幅畫取材於希臘傳說,伊菲革涅亞是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女兒,阿伽門農為了使船隊順利出征特洛伊,決定用女兒的生命去換取阿爾特彌斯女神的寬恕。畫面選取了獻祭前一剎那的情景,伊菲革涅亞被兩個強壯的男子緊緊抱住,身旁站著手執匕首的祭司。神臺旁阿伽門農正低頭捂臉,對女兒的哀求似有不忍。畫的上方是阿爾特彌斯女神及寧芙女神和赤鹿。壁畫對人物的內心刻畫得很傳神,尤其是對阿伽門農的心理刻畫,可謂入木三分。
龐貝城燦爛輝煌的壁畫把人們帶到了公元之初的羅馬社會,但是發掘之初,這座曾經繁華美麗的古城卻向人們展示了一幕人間地獄的慘狀。無數被埋在火山灰礫下的死者被挖掘出來,這些體由於被灼熱的火山灰裹住,凝固後形成一層硬殼,後來遺骸腐爛消失,只剩下人形的殼子。考古人員把生石膏灌進這些殼子進行翻模,再現了遇難者臨死時的各種姿態神情:母親抱著年幼的孩子,當房子倒下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