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名為“主張變革的聯合陣線”,法語縮寫為FUC。代比聲稱該組織得到了蘇丹政府的秘密資助,FUC的基地位於達爾富爾。
北京帶著滿滿的援助錢袋,來到這個不穩定的局面裡。2006年1月下旬,中國國家主席*對蘇丹、喀麥隆以及其他非洲國家進行了國事訪問。在2006年整個一年中,中國領導人訪問的非洲國家不下48個。非洲以外的國家領導人給予非洲如此的重視前所未有。
2006年8月,北京接待了查德外交部長,進行談判,並恢復了1997年中斷的正式外交關係。中國開始從蘇丹和查德同時進口石油。
2007年4月,查德外長阿拉維在北京宣佈中國更大規模參與查德石油開發“進展良好”。對此,華盛頓不會高興。在談到中國尋求石油開發時,阿拉維說:“中國人是開放的,他們是雙贏的夥伴。正如他們所說的,不尋求壟斷。我們與中國建立了更為平等的夥伴關係,超過我們過去的那些夥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在查德的經濟存在,在平息達爾富爾的戰亂上比任何非盟或聯合國部隊的存在都更加有效。華盛頓和雪佛龍總部的某些人對此並不歡迎,因為他們得不到石油了。
查德和達爾富爾不過是中國在“整個非洲從源頭上獲取石油”的巨大努力的一部分。隨著中國活動的擴充套件,石油,更準確地說控制石油的源頭,成為決定美國對非洲政策的主要目標。
小布什總統對非洲的興趣包括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設立新軍事基地。它距幾內亞灣124英里,從這個基地,美國可以控制幾內亞灣的油田,包括從南部的安哥拉到剛果*共和國、加篷、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和奈及利亞。這些地方恰好也是中國外交和投資活動的重點。
負責非洲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沃爾特·坎斯特納在2002年就提出, “西非的石油已經變成我們的國家戰略利益。”
達爾富爾和查德不過是美國對伊拉克政策的延續,只不過運用的是另外一種手段,美國真正的目標是控制石油,控制世界所有地方的所有石油。中國正在對這種對“所有地方”的控制進行挑戰,特別是在非洲。這場較量圍繞石油展開,雖未公開宣佈,但卻是真正的新型冷戰。
西藏:中央情報局動用家底
2008年年初,美國權勢集團斷定,到了加大對中國施壓的時候,這次美國在中國的領土西藏自治區挑起了重大騷亂。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新鴉片戰爭:透過合成的(16)
顯然,在中美關係中一個極其敏感的時刻,華盛頓已經決定以在西藏煽動騷亂的方式與北京玩一場風險極高的地緣政治遊戲。此時美國金融市場極度依賴於中國將美元貿易順差投資於美國政府國債、國庫券及其房地美和房利美債券。西藏騷亂的時機設定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舉行的時候。
這是美國搞亂中國逐步升級的戰略的一部分。這個戰略數月之前即已啟動,在蘇丹、在緬甸,以及美國與印度簽署特別軍事協定對付中國之際,就已經啟動。
2007年10月,當小布什總統首次同意公開在華盛頓會見*喇嘛時,就已為西藏的行動開了綠燈。美國總統完全清楚對北京而言這樣的汙辱意味著什麼。透過同意並出席美國國會授予*喇嘛國會金質獎章,小布什公然加劇了與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的冒犯。
小布什、賴斯、法國總統薩克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2008年3月發生在西藏的騷亂立即表示支援,顯得荒謬可笑。默克爾宣佈,她抵制參加8月的北京夏季奧運會,以此抗議北京對西藏事件的處置。她的新聞秘書忘了說,她原來根本就沒計劃出席北京奧運會。
在默克爾之後,波蘭首相、親華盛頓的唐納德·塔斯克和同樣親美的捷克總統克勞斯也表示不出席北京奧運會。不清楚他們原本是否計劃參加,但這些宣告聲勢不小地上了報紙的頭條。
西藏的打砸搶燒發生於2008年3月14日。這一天,數百人走上拉薩街頭,據稱是要求釋放因慶祝美國國會金質獎章而被逮捕的人。在西藏武裝叛亂49週年到來之際,這些人得到了其他人的聲援,走上街頭進行瘋狂的打砸搶燒。
西藏的地緣政治遊戲
由於這次打砸搶燒事件以中國政府為目標,人們有理由懷疑其時機的選擇。流亡的*喇嘛領導的活動進入了新階段,在西藏突然爆發的打砸搶燒事件,其企圖顯然是在2008年8月奧運會來臨之際,將國際注意力吸引到北京的*記錄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