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怎麼還會有蝴蝶呢?它怎麼飛進房間裡來了。”

我們看著那隻匪夷所思、不知從何而來的蝴蝶。它停在我手中的團扇上。它停在扇面上刺繡的紅色花朵上。它停在那裡,開始轉動著頭部,觸觸點點地忙碌著。我想要揮一下扇子,讓它飛走。

你說:“不要。讓我再看一會兒。”我說:“好。”

我們靜靜地坐著,看著它在扇面上急急忙忙地轉來轉去。

你說:”臥床太久了,廝殺也太久了,都快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原來它還是這麼動人的。”

我說:“是啊。就算是在戰亂仍頻的年代裡,蝴蝶,也依然還是這麼美。”

你說:“都不記得上次看到蝴蝶,是什麼時候了。”

我說:“我記得。”你看著我。

我說:“是看著你在我對面打坐的時候。”

你看著我。我沐浴在你的目光注視裡。我們互相看著對方。

過了一會兒,我的睫毛閃動起來。我的眼光轉向那隻蝴蝶。

我說:“其實,蝴蝶常常有,只是,我們不常有現在這樣,靜靜地看著它,清楚地看到它的心境。”

你說:“是啊。我們只是失去了這樣的心境,並沒有失去蝴蝶。”

你說:“我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美好。”你說:“真的。非常美好。”

我的手顫動了一下。蝴蝶從扇子上飛了開去。它繞行了一兩圈,又回到了上面。

我說:“我可不想你生病。看著你生病,就像剪刀絞碎了我的心。”

我說:“我還是希望你好好的,生龍活虎的。哪怕見不到你。”

你說:“我讓你擔心了。”

你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在你的注視下,我覺得自己正在融化掉。

轉楊早老師好文:《網路文學的繁盛和荒涼》

轉:楊早老師的好文:

《網路文學的繁盛和荒涼》

2016年01月05日07:20來源:人民日報楊早

●網路文學與資本運作是什麼關係?

●vip訂閱制度對網路小說作者來說,是救贖之途,還是一張羅網?

●在網路文學的創讀關係中,讀者權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網路小說是否如看上去那樣繽紛多彩、千變萬化?

【網路文學的資本運作歷程】

2014年12月,騰訊收購盛,宣佈成立閱文集團,統一管理和運營原本屬於盛和騰訊文學旗下的、創世、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網路文學品牌。這是網路文學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次資本轉移。正如2004年盛收購諸多站,網路文學從此進入產業化階段,騰訊收購盛大之舉,可以說是資本對網路文學的又一次資源整合與規則確立。

與此同時,“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將一部具備智慧財產權的作品進行多平臺、全方位的改編,如影視、遊戲、動畫等)成了近兩年中國影視界炒得最火熱的概念之一。如果說此前最熱門的小說影視改編,如《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釵》《歸來》《道士下山》,還是基於傳統文學機制中的作品,而今則基本成了網路小說的天下:《甄嬛傳》《何以笙簫默》《匆匆那年》《左耳》《花千骨》《盜墓筆記》等。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共有114部網路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網路小說已取代傳統文學機制下的作品,成為中國影視劇改編的富礦。

回顧網路文學的發展歷程,這幾乎就是一段資本運作的歷程。上世紀末,“榕樹下”等站的出現,當其時還只是傳播載體的變化,網路文學的核心與傳統文學並無大異。而網路文學一旦與商業機制相結合,就走上了一條充分市場化的道路,與傳統文學機制漸行漸遠。

【全新創讀關係的形成】

2002年,等人創辦,同時開啟“vip訂閱制度”;2004年,等站被盛收購;2014年,任騰訊文學ceo。的職場歷程,可以視作網路文學資本運作歷程的一個縮影。網路作家貓膩在獲得2015年騰訊書院文學獎“年度作家”後接受採訪時說,開創的vip訂閱制度是“網路文學最重要的制度”。他說,雖然有些作家在其他方面有很高的收入,但沒有人敢放棄vip訂閱。沒有人可以承受長年不掙錢的寫作。vip電子訂閱直接讓網路小說創作向長篇發展,定位也更加清晰——你就是商業化的東西。

貓膩在談到vip訂閱制度時之所以底氣十足,是因為他經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