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長大成人,要為父母報仇。這樣處置完了,方始在煤山一株松樹上,自縊殉國。太子跟兩王出宮以後,遭遇不同。東翁所說《東華錄》上所記的這件大案,別的都不錯,所錯的一點點是,誤弟為兄,那個‘七十老翁’是行四的永王慈煥,而非‘朱三太子’。這個故事要從山東東平州的一個名叫李方遠的談起……。”
大概在康熙二十二年春天,李方遠到一個姓路的朋友家去赴宴,同座有位客人,生得儀表堂堂,吐屬文雅,很令人注目。主人介紹此人說:“姓張,號潛齋,是浙江的名士。學問淵博,寫作兼優,而且精於音律,下得一手好棋,如今是本地張家的西席。”
張潛齋人很謙虛,一桌的人都應酬到,但對李方遠格外親熱,殷殷接談,頗有一見傾心的模樣。李方遠亦覺得此人不俗,是個可交的朋友。
過了兩天,張潛齋登門拜訪,送了一把他手寫的詩扇,果然寫作兼優。就此正式訂交,常有筆墨文字的應酬。這樣過了半年有餘,一天張潛齋跟他說:“我要回南邊去一趟,大概兩個月就可以回來,特來辭行,還有一件事奉託。家有數口,柴米由東家供給,不過每個月要一千銅錢買菜,不能不乞援於知己。”
“那是小事,”李方遠答說:“請放心,我按月致送到府就是。”
原說兩月即回,結果去了半年猶未歸來。李方遠因為會試進京,動身之前關照家人,仍舊按月接濟張家。等他春闈及第歸來,張潛齋已經攜眷回南。如是不通音問有十年之久。
康熙三十五年,御駕親征噶爾丹,李方遠在大軍所經的饒陽當知縣,奉委兼署平山。軍需調發,日以繼夜,忙得不可開交,而張潛齋翩然來訪。李方遠連跟他敘一敘契闊的工夫都沒有,送了一筆程儀,匆匆作別。
這一別又是十年。在康熙四十五年冬天,李方遠已經辭官回裡,張潛齋又來相訪。這次帶來兩個兒子,一個老大,一個老四。直道來意,說是江南連年水災,米貴如金,不得已到山東來投奔知交,希望李方遠替他謀一個“館地”。
所謂“館地”,不是做幕友,便是教書,這都是隔年下“關書”聘定的,年近歲逼,來謀館地,豈非太晚?李方遠想了一下,留他教幾個童蒙的孫子。從此,張潛齋成了李家的西席。
李家的孫子讀《三字經》、《千字文》,所以張潛齋的兒子,亦可代父為師。而張潛齋本人,則經常去看他以前的那個姓張的學生,每去總在十天左右。一次,李方遠問他,何不在張家多住些日子,張潛齋答說:“師弟之間,拘束很多,不便談笑,不如在府上自由自在。”李方遠聽他這話,越覺親密。只是總覺得張潛齋的行跡不免神秘,而眉宇之間,別有隱憂,幾次想問,苦無機會,也就不去理他了。
第三年的初夏,午後無事,李方遠與張潛齋正在書房裡對局,棋下到一半,家人慌慌張張地來報:縣官帶了無數的兵,將宅子團團圍住,不知何事?
一聽這話,張潛齋神色大變;李方遠還來不及詢問究竟,官兵差役已一擁而進,拿鐵鏈子一抖,套上脖子,拉了就走。
被捕的是李方遠及張潛齋父子,一共四個人。
李方遠茫然不明究竟,亦問不出絲毫真相,只知事態嚴重。因為縣官亦只是奉命拿人,抓到以後,問都不問,連夜起解,送到省城。這就表示,這件案子唯有臬司或者巡撫能問。
問的果然是山東巡撫叫趙世顯,兩旁陪審的是藩、臬兩司。除此以外,再無別人。先將李方遠帶到後堂,等差役退去,趙世顯才問:“你是做過饒陽知縣,號叫方遠的李朋來?”
“是。”
“你既然讀書做官,應該知道法理,為什麼窩藏朱某,圖謀不軌?”
李方遠大駭,“我家只知道讀書,”他說,“連門外之事都不與聞,那裡窩藏著什麼姓朱的?”
“你家的教書先生是什麼人?”
“他叫張用觀,號潛齋,南方人。二十年前在張家教書認識的。前年十二月裡來投我家,教我幾個孫子讀書。如此而已!不知道有什麼姓朱的。”
“此人在南方姓王,山東姓張。你不知道?”
“不知道!”李方遠重重地說,“絲毫不知。”
於是帶上張潛齋來,趙世顯問道:“你是什麼人?”
“我是先朝的皇四子,名叫慈煥,原封永王。事到如今,不能不說實話了。”
“你何以會在浙江住家落籍?”
“這,說來話長了!”
據朱慈煥自己說,李自成破京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