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孝德顯皇后的例子,似乎可用。
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是道光二十七年,文宗當皇子的時候,宜宗為他所冊立的嫡福晉。但這位福晉福薄,並未當過皇后,道光二十九年,宣宗的繼母孝和睿皇后駕崩,第二天,這位福晉薨逝。而當孝和睿皇后駕崩時,宣宗已經高齡七十有二,並且有病在身,歲暮之際,接連遭遇喪事,過於傷感,所以不到一個月,亦就龍馭上賓了。
於是文宗即位,薩克達氏被追封為孝德皇后,而她的喪儀進行到一半,由於身分自皇子的嫡福晉變為皇后,亦就更改為大喪儀,梓宮一直停放在東陵附近的隆福寺。同治四年,文宗大葬,孝德皇后合葬於定陵,兩宮皇太后致奠,因為孝德皇后是元后,當然用的是妃嬪對皇后六肅三跪三叩的大禮。
這一次慈禧太后拜謁慈安太后的陵寢,應該亦可援用此一成例,滿尚書延煦主張最力。他所持的理由是,生前兩宮並尊,而死後的情形不同,一直到咸豐十一年文宗駕崩的時候,始終是皇后與懿貴妃這兩種不同的身分。如果說慈禧太后此時可以平禮致祭,那麼當時兩宮以妃嬪之禮祭奠孝德皇后,就是錯了。
於是定議,詳細復奏。慈禧太后先看行大饗禮的儀注,寫的是:
“康興九年秋,聖祖奉太皇太后率皇后謁孝陵,前一日,躬告太廟,越日啟鑾、陳鹵簿、不作樂。
既達陵所,太皇太后坐方城東旁,奠酒舉哀,皇太后率皇后等,詣明樓前中立,六肅三跪三拜,隨舉哀奠酒,復三拜,還行宮。後世凡皇太后謁陵仿此。“
這個儀注,慈禧太后自無話說,接下來看到皇太后“詣普祥峪定東陵行禮禮節”,自然而然想到當年在隆福寺祭奠孝德皇后的情形,勃然大怒,將禮部的奏摺,狠狠地摔在地上。
左右太監宮女見此光景,嚇得個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