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6部分

此時,正是夏初,黃河灘邊的蘆葦蕩已經長起來了,遠遠望去,如一片綠色的海洋,風吹過,蕩起一層層綠色的波浪。看上去令人心曠神怡。

連日行軍,戰士們沒有吃過一頓熱飯,但為了保密,陳、唐二人硬是把部隊全部隱蔽在蘆葦蕩中。

陳士渠的父親是老工兵出身,他對工兵也很有心得。見這裡地勢低窪,就讓部隊用工兵鍬在地上挖坑,取地下水飲用,就著冷水吃乾糧,在蘆葦蕩裡休整。派出偵察部隊對貫臺周圍實施詳細偵查。

這封丘地段的黃河,因地勢平坦而顯得波瀾不驚,水面上成群的水鳥盤旋飛舞,蘆葦蕩裡更是有成群的野鴨子。不用想,那靠近黃河邊的有水的蘆葦蕩裡,一定有不少鮮活肥美的黃河鯉魚。可惜。為了隱蔽作戰意圖,戰士們看著成群的野鴨子不能動手,想著河道里的鯉魚直流口水。也不知道是誰想的辦法,把蘆根拔起來,用水洗淨,含在嘴裡,甜絲絲的,既解渴又提神。這個辦法一想出來,很快全旅三個團一萬人全部嘴裡含上了蘆根。這下好了,戰士們頭上戴的是蘆葦編成的草帽,嘴裡含著蘆根,就靜靜地潛伏起來,只等作戰命令。

在貫臺西面的黃河渡口,魯西南警備旅偵察排長施劍飛爬在蘆葦蕩中已經很久了。

這施劍飛今年26歲,原是師偵察營的排長,成立三個警備旅時,劉一民命令羅延從偵察營抽出三個排,分別分配到魯西警備旅、魯西南警備旅和泰西警備旅,施劍飛就帶著他的偵察排到了魯西南警備旅。

剛開始的時候,施劍飛心裡很不情願,主力正要發動大戰,卻讓他到這地方警備部隊來,幾次想去和羅延談心,忍了忍沒敢去。因為他是老戰士了,知道八路軍的紀律。

一聽說魯西南警備旅也有作戰任務,施劍飛就來勁了。一路行軍,他的偵察排都充當了先鋒的角色,引導全旅行軍。

現在,施劍飛舉望遠鏡的手都有點困了。他想不明白,這哪裡是什麼渡口麼,偌大的水面不見有船隊來往,只有兩艘看上去非常破舊的木船被繩子拴在一個靜靜的水灣裡,連個艄公都沒有。大堤上孤零零地壘了兩個堡壘,幾個無精打采的鬼子在那裡站崗。這裡如此荒涼,真想不通師長為什麼會派上萬人馬到這鳥不拉死的地方來,難道是為了讓部隊透過長途行軍來練兵麼?

有點心灰意懶的施劍飛真想撤回去,向旅長報告這裡只有幾個站崗的鬼子,沒有發現大部隊活動,問問是不是搞錯地方了。

一直到23日下午,施劍飛才來勁了,因為渡口上突然出現了日軍大部隊。先到的是百十號人的鬼子騎兵,策馬對渡口偵查搜尋一圈後,就向兩邊的河堤展開搜尋了。接著是鬼子的摩托車、汽車到了,運來了一個大隊的鬼子兵。這隊鬼子到後,馬上就開始開始向南面佈防,挖開了工事。時間不長,鬼子的車隊就到了,汽車、馬車、牛車、獨輪車啥都有,亂哄哄的,開始在河邊卸貨。

施劍飛一看,好傢伙。汽油桶、彈藥箱、成麻袋的大米和成袋的麵粉,啥都有。

鬼子車隊卸完後,就走了。時間不長,第二支鬼子輜重車隊又到了。這次隨行的又是一個鬼子步兵大隊,一到就開始逼著抓來的老百姓挖工事,向北面佈防。渡口上馬上就是一片慌亂,人聲、馬達聲、牲口的叫聲,混雜一片。

河對岸開始出現鬼子了,也是騎兵、汽車啥都有,規模很大。施劍飛此時才明白,原來鬼子要在這裡給南岸的鬼子提供補給。很可能過一會兒鬼子就要想法架橋了。

施劍飛不敢怠慢。命令兩個班就地監視,自己帶著一個班趕緊返回去報告。

其實,渡口的動靜也落到了陳士渠和唐亮的眼裡,他們已經帶著幹部們上來看地形了。兩下一碰頭,施劍飛就領著首長們到偵察排潛伏的位置去,那裡更便於觀察。

陳士渠、唐亮到了偵察排所在的位置一看,心裡就吃驚不已,還真的應了師長的判斷,鬼子真的是把這裡當做輜重補給點了。渡口的物資堆的小山一樣,遠遠看去,活像一個一個大墳包。

對面的鬼子工兵到了,從汽車上卸下了一百多艘摺疊船、汽艇和帆布船,很快就開始向對岸開來。

陳士渠一看,這鬼子真他**的精,連搭浮橋都省了,直接用船幹開了。不能再等了,再等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後悔不已的陳士渠,拉著唐亮就地比比劃劃做開了戰鬥部署,決定魯西南警備一團迂迴到渡口北面,二團迂迴渡口東面,三團在南面,形成三個攻擊箭頭。各團擲彈筒和步兵炮集中起來統一使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