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0部分

,一片忙碌,電臺滴滴答答響個不停,抗日名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加緊排兵佈陣,準備迎戰日軍。

中國軍隊嚴陣以待了!

事實證明,軍委會的的情報是準確的,判斷也是準確的。

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日軍第十一軍發起棗宜會戰了。

日軍第3師團指揮第10師團的5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第101師團的2個步兵大隊,出信陽,嚮明港發起攻擊,攻擊矛頭直指唐河,目標是進攻新野南白河地區與樊城附近,準備從北向南壓向棗陽,切斷第五戰區主力向北退路。

日軍第13師團指揮第15師團的4個步兵大隊、第22師團的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沿大洪山以西漢水東岸北進,迂迴包圍樊城一帶第五戰區主力,目的是與第3師團形成合圍。

日軍第16師團指揮第6師團的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於隨縣正面展開,準備在兩翼師團形成包圍後,從中路向棗陽進攻,三路合擊第五戰區主力。

園部和一郎此時的兵力比歷史上要雄厚,也多出了一支有五個步兵大隊組成的預備隊,負責保護交通補給線,隨時支援刷那個師團作戰。

慘烈的棗宜會戰正式開打了!

第一0五七章 血染漢水(一)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用唐代邊塞派大詩人高適《燕歌行》裡的這兩句詩來形容此時的棗宜會戰戰場,再恰當不過。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是從陸軍幼年學校一直上到陸軍大學的職業軍官,學了一肚子的作戰指揮知識。現在,自以為透過向第九戰區發動佯攻吸引了中國軍隊的注意力,可以祭出殺手鐧了,躊躇滿志的園部和一郎馬上命令早已整裝待發的右翼第三師團於5月1日從信陽向泌陽發起攻擊,當日邊突破我第二集團軍正面;第二天,日軍左翼第13師團從鍾祥沿漢水東岸發動攻擊,直接突破我第三十三集團軍正面。兩路日軍突破後全力北進,直指棗陽。我軍第二集團軍主力尾追日軍第三師團之後,第三十三集團軍尾追第十三師團之後,伺機伏擊之。到了5月4日,日軍第十六師團從中央戰線發起進攻,當即突破我中央集團第是以集團軍正面防線。

我軍查明日軍行動和兵力後,蔣介石於5月5日致電李宗仁,指出各路日軍“共只三師團強,且皆由其他方面拼湊而來,以配佈於平漢、信南、襄花、京鍾、漢宜各路之廣大正面。其每路兵力,不過一旅團,最多至一師團。力量至屬有限,並無積極甚大之企圖,可以推見……我軍正宜識透敵情,把握時機……不顧一切,奮勇猛進,必予敵以致命之打擊。”

同日,第五戰區針對日軍態勢調整部署:以第29集團軍任大洪山遊擊作戰,並側擊京鍾、襄花兩路日軍;左集團孫連仲指揮第1遊擊縱隊擔任桐柏山遊擊作戰,並向西南側擊襄花路日軍;江防軍除原任務外,應以有力部隊渡河東進,向皂市、濂山方向進擊,威脅日軍後方,策應右集團作戰;右集團仍以一部固守襄河西岸,主力在襄河以東地區,與中央集團協同圍殲由鍾祥北上的日軍;中央集團應於現陣地阻擊、遲滯日軍西進,不得已時應以確保襄、樊為目的,於棗陽以東逐次抵抗,爾後以一部在棗陽以北與右集團和大洪山遊擊軍協同,攻擊日軍側背,主力向唐河、白河以西轉移;第2、第31集團軍和第92軍應於桐柏、泌陽以東地區圍殲西進的日軍,不得已時向唐河以西轉移。

日軍的打法和隨棗戰役如出一撤,國軍的部署也和隨棗戰役基本一樣。但是,這一次日軍第十一軍下了狠心,集中了三個精銳的常設師團,還從第六師團、第十師團、第一0六師團加強了兵力,又有飛機助陣,要的就是速戰速決。《。因此,日軍的攻擊速度很快,每天前進三、四十公里,戰場情況一日數遍,第五戰區馬山就感到壓力加大。

天上是成群的日軍在轟炸、掃射,地上是日軍坦克、裝甲車引導著步兵攻擊。炮彈在爆炸,機槍在掃射,美麗的鄂西北江漢平原硝煙瀰漫,成了中日兩軍的廝殺場。

國民革命軍11集團軍第84軍173師師長鍾毅,字天任,是廣西扶南長沙村人,先後畢業於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和韶關講武堂,是李宗仁起兵反對廣西老軍閥陸榮廷時的骨幹青年軍官之一。

十一集團軍現任司令官是黃琪翔,下轄覃連芳第八十四軍和李仙洲第九十二軍。

李仙洲九十二軍是中央軍,準備派往山東支援蘇魯戰區于學忠部,結果,李仙洲部還沒有開